错误信息

Warning: mkdir(): Permission denied 在 boost_mkdir() (行 1407/var/www/html/sites/all/modules/boost/boost.module).

余淼杰:发挥海南自贸港桥头堡作用提振外资外贸

——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余淼杰

本报记者 陈婧

近日,海南省发布消息,今年前5个月,海南实际使用外资3.19亿美元,同比增长146.6%,新设外资企业154家。

在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动荡,多国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等地区的经贸合作,以此来提振外贸、稳定外资?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余淼杰。

中国经济时报: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下,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动荡,多国经济低迷,如何看待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

余淼杰:今年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2.07万亿元,同比增长3.2%,高出我国外贸增速9.6个百分点,占比达到31.4%,比重不断增长。同时,从去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疫情暴发之后,以及从到5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出,东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4月份,中国与东盟贸易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15%左右,5月份为14.1%,

东盟十国与中国在2010年形成的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并在此基础上,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6个国家共同参加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的经贸合作对于提振外贸、稳定外资而言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的经贸合作中,海南自贸港如何利用其优势吸引外资,同时推动外贸企业走出去?

余淼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合作伙伴是东盟十国,那么,以海南自贸港作为主体的海南省,将会是我国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盟十国进行外贸的主要外贸伙伴之一,是我国与东盟十国进行对外贸易的桥头堡。

海南自贸港与东盟进行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地理距离近,大大减少海运的运输成本,以往主要是广东具备这一优势,强调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盟,而现在,海南自贸港的建成,将使得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比翼双飞,推动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发展。

第二,1-5月份海南实际使用外资3.19亿美元,同比增长146.6%,这也说明海南自从建立自由贸易港体系之后,充分发挥着像之前18个自贸试验区的相应功能。换言之,外资企业进入海南自贸港,将会享受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特殊优惠政策,而且负面清单不断在缩减,海南自贸港同时也提供了包括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等全方位的自由贸易的功能。对外资企业而言,是特别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理想地,在海南自贸港特殊的制度安排之下,海南本身既是“店”也是“厂”,可以有机地、有序地把生产跟销售联系在一起,因此可以打造一个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市场。

第三,海南自贸港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去融资和投资,特别是海南自贸港对接东盟经济最为发达的岛国新加坡,通过海南岛与新加坡联动来发展国际贸易,也可以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新加坡作为成熟的自由贸易港,在贸易、航运、金融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海南自贸港在制度上初步具备这些潜在优势,加之海南自贸港规模巨大、腹地辽阔,背后有中国内地的支撑,若能发挥两地的比较优势,中国与东盟的经济会通过海南自贸港与新加坡的深度联合、对接而变得更好。

中国经济时报:海南自贸港与以东盟为主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和发展态势如何?

余淼杰:在推动海南自贸港与东盟,特别是新加坡在金融外贸方面发展的同时,再加上目前在上海积极推动的金融改革,最终我们希望能够达成东京、上海、海南与新加坡,从北到南一条线的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如果这四点能够连在一起,那么以东亚这几个城市、国家所构建的,包含日本、中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家的东亚金融经贸圈就会更好地发展起来。

同时,在旅游贸易、服务贸易方面,海南自贸港可与泰国进行优势互补,打造自由贸易、旅游胜地,特别是服务贸易胜地,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简而言之,利用制度优势,努力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紧密地加强与东盟十国为代表的海上丝绸之路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联系,是海南自贸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提振我国外贸外资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