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简称“研究院”)在中山大学召开研究成果发布会,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19-2020)》、“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以及“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分别简称为“蓝皮书”“制度创新指数”及“制度创新十佳案例”)。
此次活动是研究院连续第五年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并发布相关研究成果。
南沙自贸区(资料图)
中山大学副校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李善民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自由贸易港为引领,东中西协同、陆海统筹的“雁阵”格局。既有逐渐成熟的东南沿海自贸片区,也有你追我赶的中西北部自贸片区,还有刚刚起步的新进自贸试验片区。尽管条件各异,但是大家努力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不断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教授介绍了蓝皮书的主要内容。蓝皮书分为前言、专题编、区域编三个部分。其中,专题编分别从自贸试验区治理、金融改革创新、法治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FTA战略等方面开展理论分析,结合实践,提出改革创新方向。区域编从全国自贸试验区中选取8个片区重点介绍一年来的改革创新情况,结合每个自贸试验区的使命与特色,分析深化改革方向。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教授介绍了“制度创新指数”有关情况。制度创新指数包括“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治环境”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评估对象是全国43个自贸试验(片)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各地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水平,从本年度开始将增加省级的指数排名。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黄新飞教授介绍了“制度创新十佳案例”的评选情况。为更多角度地展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成果,研究院组织专家对全国自贸试验区(港)在过去一年里的优秀案例进行了评选。课题组根据“创新性”“操作性”“契合性”和“地区特色”等原则,从“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环境”五个领域,共评选出10个最佳创新案例。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林霞虹 通讯员 欧阳丹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黎旭阳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夏强
原文链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