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之六:金融创新

根据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2020年度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指数总体高于去年,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指数排名全国第一(指数得分为87.47),其次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指数得分为85.25),天津、南沙、成都分列第三、四、五位。

表1 2019-2020年中国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指数得分情况

排名

片区

总指数得分

1

上海

87.47

2

前海

85.25

3

天津

82.90

4

南沙

79.02

5

成都

77.97

6

武汉

77.54

7

厦门

76.86

8

重庆

75.64

9

大连

75.17

10

福州

75.05

11

西安

74.21

12

舟山

74.17

13

郑州

74.02

14

横琴

73.26

15

苏州

72.26

16

南宁

71.83

17

平潭

71.68

18

泸州

71.57

19

昆明

71.07

20

南京

69.77

21

沈阳

69.68

22

宜昌

69.57

23

青岛

68.83

24

襄阳

68.14

25

济南

67.43

26

营口

66.58

27

连云港

66.09

28

钦州港

65.95

29

开封

65.44

30

哈尔滨

65.01

31

洛阳

64.86

32

烟台

64.43

33

杨凌

64.28

34

海南

63.98

35

雄安片区

63.95

36

崇左

63.80

37

曹妃甸

63.63

38

红河

63.42

39

黑河

63.30

40

绥芬河

63.16

41

正定片区

62.64

42

德宏

61.89

43

大兴机场

61.41

全国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呈现出“双不平衡”状态,一是区域分布不平衡,二是金融创新水平差异明显。以上海、前海、天津为第一方阵的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平均得分在80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金融制度供给能级较高的自贸片区基本上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多个国家战略叠加的开放特区(或者是开放型产业体系较为完善的地区)。上海陆家嘴金融城成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能级不断提升,临港新片区围绕投资贸易便利化开展金融创新势头强劲。前海蛇口片区依托国家超级计算机前海分中心打造科技金融全业态监管金格局,跨境金融创新更加服务于投资贸易便利化。

表2 2019-2020年度第三批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指数得分情况

排名

片区

指数

1

成都

77.97

2

武汉

77.54

3

重庆

75.64

4

大连

75.17

5

西安

74.21

6

舟山

74.17

7

郑州

74.02

8

泸州

71.57

9

沈阳

69.68

10

宜昌

69.57

11

襄阳

68.14

12

营口

66.58

13

开封

65.44

14

洛阳

64.86

15

杨凌

64.28

16

海南

63.98

 
成都、武汉、重庆、大连引领第三批自贸区金融创新。成都发起设立西部地区首家供应链金融协会,利用分布式原理搭建“银证互通”,携手欧洲金融机构共建中欧金融合作示范区,全国首张国际铁路运输“跨境人民币信用证”开出。武汉出台“科技金融新十条”,探索知识产权‘导航+质押+转化’的综合运营模式,完成全国首单跨境电商“银关保”。宜昌构建市场主体信用档案,探索全周期维度的信用指标检测体系。舟山围绕“境外船供油”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油品贸易跨境人民币支付便利化,油品转口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开展特色鲜明的制度创新。

表3:2019-2020年度第四批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指数得分情况

排名

片区

总指数

1

苏州

72.26

2

南宁

71.83

3

昆明

71.07

4

南京

69.77

5

青岛

68.83

6

济南

67.43

7

连云港

66.09

8

钦州港

65.95

9

哈尔滨

65.01

10

烟台

64.43

11

雄安片区

63.95

12

崇左

63.80

13

曹妃甸

63.63

14

红河

63.42

15

黑河

63.30

16

绥芬河

63.16

17

正定片区

62.64

18

德宏

61.89

19

大兴机场

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