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咨询委员会2020年度全体会议在深圳举行,委员们围绕前海如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运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等话题深入交流、建言献策。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咨委会主任委员华建敏出席会议。
华建敏充分肯定了前海推出的“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前海行动方案,认为前海的工作思路清、目标明、措施实。他指出,要突出目标定向,奋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牢记中央的嘱托,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来推进前海的开发建设;要把握大势,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要量化目标,探索构建具有前海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要突出问题导向,在深港合作、改革创新、新城建设上实现大突破、大提升、大跨越。要努力聚焦重点对象、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新城建设的品质,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提高软实力上。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开幕式上视频致辞表示,前海是粤港澳大湾区内重要的合作发展平台,香港特区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与前海的合作。过去一年,前海推出了多项面向香港的开放措施,让港人港企更踊跃参与前海发展。深圳便利港人的措施并不限于前海,不少都是深圳主动提出的创新举措,特区政府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回顾过去,香港在深圳改革开放过程中是贡献者,也是受惠者;展望未来,港深这两座城市将加强科技创新合作,资源协同配合,而前海一定会在此大格局中成为亮点,为两地企业和人民提供大量的发展机遇。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表示,深圳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深化深港更紧密合作,加快建设一批深港合作新空间、新载体,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为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携手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深港合作区党工委书记黄敏围绕“‘十四五’大背景和‘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下,如何更好推进前海开发开放”,做了题为“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前海行动的主题报告。
据悉,今年前三季度前海深港合作区注册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税收收入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2.9%,占全国的3.3%、全省的19.5%、全市的54.5%。在深港合作方面,截至今年10月,前海深港合作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2万家,注册资本1.26万亿元,累计实际使用港资194.54亿元,占实际利用外资92.7%。累计对港出让土地19宗,面积39.55公顷,占比43.2%,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211家。
在改革创新方面,前海不断加强与香港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截至目前,前海累计推出573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首创或领先达133项,全国复制推广58项,全省复制推广69项,全市复制推广165项。在营商环境方面,《深圳经济特区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已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前海模拟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进一步提升到全球第22位。在城市建设方面,以追求卓越、全球领先的未来城市定位和方向,加快推动新城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累计已经实现206栋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其中179栋已经交付使用。已建成道路79条(段),四纵十横路网骨架基本形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问题,前海将按照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聚焦核心使命、核心战略,扎实做好深化深港合作这篇大文章。奋力推进“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前海行动方案。
在空间载体上,实施深港合作“一城一场一区六镇双港”行动;在规制对接上,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在服务环境上,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在城市建设上,实施城市新中心“未来城市”行动;在面向世界上,联动香港打造“双循环”和“一带一路”重要门户枢纽。
咨委会委员徐泽、蔡冠深、宋海、范福春、刘韵洁、马蔚华、任克雷、黄进、胡章宏、宋敏出席会议,谢涌海、徐冠林、谭允芝、朱民、叶嘉安、岳毅、袁国强、梁定邦、James Corner作书面或视频发言,王冬胜、赵令欢派代表出席会议。招商局集团董事、总经理胡建华,市政府秘书长高圣元,香港特区政府驻深联络处主任邓秀娴,前海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负责人,前海蛇口自贸投资公司负责人等出席。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强主持。
据悉,为推动本年度咨委会委员为前海在深港合作、改革开放、新发展格局以及数据经济等四个当前重点工作领域提供咨询意见和有效建议,12月5日下午,华建敏主任委员主持召开了2020年前海咨委会预备会议,听取咨委会秘书组成员单位——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关于《新时代提升深港一体化水平研究》等四个专题的前期研究成果汇报,咨委会委员出席了预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