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6月30日
刊物期数|2021年第5期(总第5期)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编译
本期《自贸区动态》已寄出,请订阅单位和读者注意查收。
内容简介
1 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动态
(1)制度创新进展
【政府职能转变】
-
6月17日,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服务新发展格局建设,助推‘两区’新征程启航”服务措施新闻发布会,20条创新创优服务措施正式亮相。据了解,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此次推出的服务措施共20条,分为4个方面:营造更加便利的市场准入环境5条;营造更加高效的监管执法环境7条;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保障环境2条;营造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发展环境6条。这些措施中,属于争取率先探索实施的创新措施12条、争取领先的创优措施8条。
【贸易便利化】
-
6月16日,西安国际港-宁波舟山港陆海联运大通道班列正式发车。该班列的开行,是西安携手宁波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携手打造“海铁联运+中欧班列”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为两市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交流合作搭建了新通道、新平台。
【投资自由化】
-
6月2日,今年4月成立的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首次线上推介研讨活动举行。“超级联系人”首次发力,采用中英双语直播方式,吸引了香港加拿大商会、香港新西兰商会、香港澳洲商会、德国工商会有限公司、香港总商会、霍英东集团、香港以色列商会、香港注册会计师协会、新鸿基集团等超过50位外资企业家线上参会。
【金融创新】
-
6月20日,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合作备忘录签约暨临港新片区跨境金融创新业务战略合作启动仪式举行。活动现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基于前期《支持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的细化与深化,紧密聚焦“五大新城”战略部署,全面融入临港新片区建设发展。
【法治改革】
-
5月25日,全国首个商事调解专门协会——深圳市商事调解协会在前海揭牌成立。据悉,深圳市商事调解协会(Shenzhen Commercial Mediation Association,简称SCMA)是全国首个有关商事调解的专门协会,是经深圳市民政局批准登记的社会组织,由深圳市司法局作为业务主管单位、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业务指导单位。协会的职能主要包括推动建立商事调解的行业规则、调解员职业道德准则及其他行业自律性规定;推动建立完善商事调解员管理制度并建立商事调解员名册;探索商事调解市场化运作机制,拓展、规范商事调解法律服务市场;推动完善诉调对接和仲裁调解对接机制;推动建立商事调解员的认证体系及标准并开展会员培训,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商事调解员准入制度等。
(2)资料数据
-
6月4日,福建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截至2021年4月底,累计推出实施480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96项,34项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6项试点经验列入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179项创新成果由福建省政府发文在全省复制推广。福州、厦门、平潭三个自贸片区差异化探索成效显著。其中,福州片区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物联网产业培育方面不断深化;厦门片区以制度集成创新推动营商环境提升,营商环境14个评价指标获评“全国标杆”;平潭片区在两岸融合发展方面勇于探索,积极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区。
(3)专家观点
-
《区域经济评论》2021年第3期刊登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教授、刘金玲博士理论文章:“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研究”。文章点明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基础,以及目前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为主导,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了创新型政策体制,从交通、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到粤港澳三地之间法制协同、粤港澳规则对接等“软联通”,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最后提出了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路径:一是,把握RCEP,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水平。二是,以广深联动作为双引擎,加速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创新走廊,协同铸就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四是,携手拓展“一带一路”市场,推动广东制造业与港澳服务业“组团出海”。
2 国外自由贸易区(港)动态
【国际合作】
-
6月,韩国仁川的国际校园斯坦福中心(The Stanford Center at the Incheon Global Campus,SCIGC,下称“斯坦福中心”)正式开始运营。2019年12月,在韩国贸易工业与能源部以及仁川市政府的支持下,仁川自由经济区管理局与斯坦福大学签署协议,共同在韩国建立一家斯坦福大学下设的研究所,成为仁川自由经济区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斯坦福中心有一支约10人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主要对智慧城市技术应用、智慧城市相关项目融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体系等领域开展研究。长远来看,斯坦福中心将成为连接美国硅谷与韩国合作的桥梁,并通过与GS Caltex、现代汽车、谷歌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借鉴硅谷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仁川经济自由区与本国大学及其他研究机构共同形成更完善的科创体系。(资料来源:韩国自由经济区官方网站,由本刊翻译整理)
【备注】
此推送为《自贸区动态》的部分内容。
欢迎广大读者订阅完整刊物内容。
自2021年度起,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正式发布《自贸区动态》,对全国自贸试验区(港)和国外自贸区(港)最新动态进行全方位跟踪和研究。
《自贸区动态》每月推出一期,是基于我院自建的全国领先的专业数据库——“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数据库”而形成的系列成果,是继《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论坛之后的又一品牌成果。
撰稿与编辑: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核发布: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