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6日
刊物期数|2021年第10期(总第10期)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编译

本期《自贸区动态》已寄出,请订阅单位和读者注意查收。
内容简介
1 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动态
(1)制度创新进展
【政府职能转变】
11月22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在特区立法会发表题为《凝心聚力,共创新局》的2022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贺一诚表示,澳门特区政府将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个初心和主线,做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这篇文章,续写具有澳门特色“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篇章。澳门特区政府将大力支持澳门专业人士到内地发展。在澳门综合旅游产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旅游+文体”“旅游+会展”等方向都将会得到大力发展。其中,体育旅游也有望成为未来合作区发展的其中一个突破点,藉着粤港澳合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契机,澳门特区政府将会支持、配合并持续拓展双方的合作。据贺一诚介绍,2021年上半年,澳门筛选了31个曾获资助科研项目成果,通过国家、广东省相关部门及大湾区企业进行对接,有效促进了科研项目成果落地。其中就有12个科创项目签约进驻位于横琴的澳门大学-华发集团联合实验室。
【贸易便利化】
11月16日,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与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共建国际药械IP跨境交易平台、共同开展国际药械license-in/out业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当天,双方共建的国际药械IP跨境交易平台上线,《博鳌乐城-海知中心药械IP交易指引》同步发布。双方共建的国际药械IP跨境交易平台,将促进国际药械license-in/out业务从线下为主向线上集中转变,交易流程主要包括平台挂牌、议价协商、摘牌成交、支付款项、知识产权登记等。双方将通过协同开展国际药械license-in/out业务,引进国际尖端医药、医械专利和技术,以及促进国内药械企业专利技术出口等,打造一个规范的药械技术集中展示和交易平台,实现国际先进药械知识产权的挂牌、展示、流转、交易、投融资等功能。
【投资自由化】
11月12日,从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获悉,在北京市经信局的支持下,北数所当天举办线上推介发布会,落地一系列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成果:全国首发数字交易合约、入驻首批数字经济中介服务商、启动医疗数据算法创新应用……通过探索数据交易规则、技术实现路径和应用场景落地。北数所首创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交易合约”新模式。“数字交易合约”针对具体数据交易问题的一整套解决方案,不仅突破了单一数据买卖的传统初级模式、发展为涵盖数据、算法和算力的组合交易模式,还扩展了数据资源的价值实现范围,把算法、算力及综合服务应用也变成了可供交易的数字资产。
【金融创新】
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支持临港新片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临港新片区揭牌,并举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外汇局上海市分局跨境资金流动数据信息交流合作协议》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新片区银行绿色金融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揭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的合作“新机制”;与外汇局上海市分局共建“资金自由风控”平台,是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加大开放型经济风险压力测试的合作“新方式”;与新片区银行签署绿色金融银政战略合作协议,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新理念,发挥新片区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作用的合作“新行动”。此次,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新片区各银行通过央地协同、政银合作、“三新并举”,将加快形成临港新片区多主体协同、全方位推进的金融创新新局面。
【法治改革】
11月4日,从全省数字法治系统建设推进会上获悉,浙江省数字法治系统的239个应用已整合成33个重大应用,并逐一明确了牵头单位、协同单位,部分应用实现了省市县乡网格全贯通。经前期探索实践,浙江省数字法治系统建设全面深化,特别是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体系、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三大体系”整体推进,“十大数字法治好应用”全面开花。其中,“反电诈”应用取得立案数、案损数双下降的成绩;“综合查一次”应用实现11个设区市全覆盖;经济犯罪治理跨部门数据融合计算平台应用上线运行,初步破解与央属在浙机构的数据融合共享问题。
(2)资料数据
11月22日,企查查发布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分布10强榜单,西安市以12.68万家电商企业数量,位居北方城市第一位、全国第三位。近年来,西安市连续出台多项推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明确电子商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配套措施,引领和支持全市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从“十二五”末的1200亿元,快速增长到“十三五”末的505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西安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4327.7亿元,同比增长14.8%。电子商务已成为西安市探索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撬动数字经济发展新潜能的重要抓手。
(3)专家观点
11月20日,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广东省重点智库)主办,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联盟、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创新工作局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协办的第八届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广东省商务厅、南沙区委相关领导,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务院参事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研究自由贸易试验区领域的领军学者,以及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代表共同出席,共话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围绕“创新性”、“操作性”、“契合性”和“地区特色”四大原则,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对2020-2021年度全国自贸试验区的优秀案例进行评选,最终遴选出“2020-2021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分别是烟台片区(进口散装葡萄酒保税加工新模式)、大连片区(海洋污染物运输绿色通道)、宁波片区(工业社区集成服务模式)、福州片区(分阶段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西安片区(“全城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大兴机场片区(运用城市信息模型技术增强政务服务效能)、上海临港新片区(一次性外债登记业务试点)、云南自贸试验区(打造高效便捷的跨境车险服务模式)、南京片区(境内外律所“多元复合式”联营)、南沙片区(审查逮捕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机制)。
2 国外自由贸易区(港)动态
【经贸合作】
日本经济产业部(Ministryof Economoy, Trade and Industry, METI)基于2019年提出的“数据自由流动信任”(“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DFFT))概念,成立了数据自由流动信任专家组(TheExpert Group on Data Free Flow),来研究跨境数据传输的相关制度的建立,并于11月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当下,经济发展走向数字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确保消费者和企业的数据能够自由、安全地跨境流动,是日本经济和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正不断加强对在其境内创造和存储的数据的管控。例如,许多国家开始限制跨境数据传输,并要求将数据存储在本国境内。另一方面,在判断是否管控其境内数据时,各国考虑的是不同于商业和经济利益的人权、安全等因素。因此,推动“数据自由流动信任”这一概念不仅需要制定关于数据自由流动的相关规则,还需要建立互通的操作系统。日本致力于对不同国家的独特情况进行考虑,推动数据顺畅地跨境流动。数据自由流动信任专家组计划于G7峰会及其他国际会议上提出相关建议。在本月召开的会议上,专家组将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对不同国家现有的政策法规进行梳理;了解跨境数据传输的具体需求并对其进行分类;确定比较分析框架的相关要素。专家组计划于近期再次召开会议讨论以上事宜。(资料来源:日本经济产业部官方网站,由本刊翻译整理)
【备注】
此为《自贸区动态》的部分内容。
欢迎广大读者订阅完整刊物内容。

自2021年度起,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正式发布《自贸区动态》,对全国自贸试验区(港)和国外自贸区(港)最新动态进行全方位跟踪和研究。
《自贸区动态》每月推出一期,是基于我院自建的全国领先的专业数据库——“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数据库”而形成的系列成果,是继《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论坛之后的又一品牌成果。
编辑: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核发布: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