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5月27日
刊物期数|2022年第5期(总第16期)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编译
本期《自贸区动态》已寄出,请订阅单位和读者注意查收。

内容简介
1 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动态
(1)制度创新进展
【政府职能转变】
5月13日,从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税务局获悉,为破解跨境居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关办事不便等难题,该局联合钦州市行政审批局、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行政审批局、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自然资源和建设局,共同在广西首创推出不动产登记税证跨境远程联办服务模式。在该模式下,境外居民通过便捷、高效的“非接触式”跨境缴税办证服务,可有效减少汇率变动的影响,大大节省其往返内地办税的时间和费用成本。目前已为在钦州港片区购房的境外居民开通并顺利办理跨境人民币电子缴税办证业务。
【贸易便利化】
5月18日,首趟“海南自贸港-南沙港-西南地区”粮油海铁联运专列从广州南沙港南站开出,标志着该海铁联运通道正式开通,串联起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双城经济圈之间的物流供应链,进一步推动华南、西南以及大湾区协同联动发展。该专列共搭载装有500多吨粮油,共计20个20尺罐式集装箱,从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经水运抵达南沙港,随后以专列形式从位于港区内的南沙港南站发往川渝地区,相较以往通过长江江海联运的运输方式节约时间12天左右。此次开通这趟海铁联运班列,将进一步简化海铁、公铁多式联运办理流程、提高作业效率、缩短运输时长,促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给企业进出港贸易带来红利,助力海南自贸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抢抓扩大内需、消费升级的重要机遇。据介绍,2022年1月至4月,广州港海铁联运箱量累计完成6.67万标准箱,同比去年增长34.7%。其中南沙港铁路海铁联运箱量于5月14日突破2万标准箱,每完成1万标准箱所用的时间从70天降至26天,南沙港跑出海铁联运发展“加速度”。特别是南沙港南站开通运营以来,南沙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的开行线路和频次均实现快速增长。
【投资自由化】
5月17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东疆片区、中心商务片区、天津机场片区支持天津航空航天产业补链强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天津港保税区隆重举行。这是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片区间围绕特定产业链形成的合作范例。此次协议的签署是天津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立足自身优势产业资源和政策创新成果,进一步形成创新合力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天津市形成航空航天产业融资租赁+国际保理+保税维修再制造优势产业集群。根据协议,三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产业协作和招商合作,联合制定航空航天产业支持政策,推进政策创新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集成发展。
【金融创新】
5月12日,广州金融局、外汇局广东分局、广东证监局、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发布《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投资试点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QFLP试点正式实施。据了解,《暂行办法》包括总则、试点条件、试点运作、试点申请、外汇登记管理、资金汇兑管理、信息报备和监督管理及附则,共八章三十三条。整体来看,此次出台的《暂行办法》颇具亮点。一是门槛较低。对于市内基金管理公司,符合中国基金业协会关于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有关要求即可进行试点申请;二是投向广泛。除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外,还可以投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普通股(含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和可转债等,可作为上市公司原股东参与配股。三是操作灵活。试点基金管理企业可在各试点基金之间灵活调剂单只基金募集境外资金规模,无需重新审批。实行余额管理,试点基金管理企业发起成立的所有试点基金境外合伙人资金净汇入之和在申请的QFLP规模内的,如涉及境外投资者的份额增减或转让,只要不超总规模,出入自由,无须办理增减资手续。四是路径明确。明确QFLP专户的收支范围,开展投资时资金可先进入募集户、托管户之后,再进入被投资主体。对于非试点外商投资企业,在实施股权投资时,按现行外汇政策投资资金应直接投向被投资主体。五是汇出便利。对于试点基金,在基金清盘前的跨境收支(含利润汇出),均无需提交完税证明材料,可在清盘后一次性再提交完税证明材料后办理清盘资金的购付汇手续。
【法治改革】
5月22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中治管理中心与香港国际商业仲裁中心、比什凯克国际商事与能源仲裁法院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创新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商事仲裁调解服务供给模式。据了解,此次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进等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在国际仲裁服务渠道与资源,以及多年从事法律、跨境争议解决服务经验与专业知识,将共同致力于推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国际法律服务综合体”以及“八个跨境”开展全方位合作,努力为各自所在国家或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商事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跨境争议解决服务。
(2)资料数据
5月15日,从海南省商务厅获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海南与RCEP成员国在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货物贸易方面,今年一季度,海南省对RCEP成员国货物进出口140.9亿元,同比增长45.8%,增速高于全国38.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同比增长44.67%,较去年同期提高99.87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46.1%,较去年同期增长20.18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方面,今年一季度,海南省与RCEP成员国服务进出口额15.13亿元,占海南省同期服务进出口总额的24.64%,实现RCEP成员国全覆盖。其中,与缅甸服务进出口实现零的突破,与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贸易量同比增速均达三位数以上,与澳大利亚、泰国、韩国、越南等国服务进出口额增速也较去年同期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集中在旅行、运输、商业、计算机、加工以及知识产权服务等方面。双向投资方面,RCEP成员国加快布局海南,一季度投资来源地为RCEP成员国的新设外资企业50家,其中缅甸企业4家,较去年同期实现零的突破,马来西亚企业数较去年同期增长600%,新加坡莱佛士(海南)医疗及康养中心等来自RCEP成员国的多个项目落地海南;海南企业“走出去”步伐加速,一季度海南企业在RCEP国家新设/并购企业10家,同比增长66.67%。
(3)专家观点
《中国发展观察》2022年第1期刊登我院符正平、刘金玲理论文章《在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下为开放试制度》。文章认为,对中国而言,RCEP的签署使中国与自由贸易协议伙伴国贸易覆盖率增加至35%左右,为我国在新时期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巨大助力。文章提出RCEP机遇与挑战下的中国经贸策略:一是要推动自贸试验区(港)与RCEP联动,通过规则对接推动制度创新升级;二是推动自贸试验区(港)加快落实RCEP服务贸易开放措施;在医疗、教育、旅游、金融、电信、国际运输、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研发测试、产品维修等领域,与协定成员国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推动自贸区(港)成为服务业开放的先行示范区。三是吸引RCEP国家人才到自贸试验区(港)创新创业;自贸试验区(港)作为我国开放创新的前沿,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需要对在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工作的国际高端人才、境外科技人员、创业投资者等提供更加便利的人才跨境流动服务措施。建议在这些自贸试验区(港)内设立国家移民局分局,将出入境管理、工作签证的发放和移民管理的权限集成下放到这些自贸试验区(港)。在自贸试验区(港)建立有利于RCEP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四是探索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加快形成数字贸易发展新模式。RCEP是我国首次在自贸协定中纳入数据流动、信息存储等规定。抓住RCEP生效的机遇,在一些条件成熟的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国际数字自贸港,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这将有利于把自贸区建设成为我国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发展的重镇,也有利于我国在新的全球数字贸易规则中获得主导权和话语权。
2 国外自由贸易区(港)动态
【港口资讯】
越南政府高度重视海港系统在促进货物运输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潜力,提出了2021-2030年越南海港系统发展总体规划,并对到2050年的长期发展愿景进行了展望。2021年经由海港运输的货物量仍呈上升趋势,达到7.063亿吨,同比增长2%。特别是集装箱货物方面,越南海港2021年共有2400万标准箱(TEU)的货物,同比增长7%。2022年前4个月,货物总量较往年同比增长3%,达到2.36亿吨。根据规划,越南的海港将分为5个集群,分布在各沿海地区。到2030年,港口将具备处理11-14亿吨货物的能力,与目前5亿吨的处理能力相比有大幅增长,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3800-4700万标准箱,并在2050年前达到绿色港口的标准。新的标准化海港系统旨在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确保国防安全,同时促进环境保护。根据规划,越南的海港将按照规模和功能划分为特殊类海港(2个)、一类海港(15个)、二类海港(6个)以及三类海港(13个)。其中两个特殊类海港为海防市(Hai Phong)的莱县港(Lach Huyen Port)和巴地头顿省(Ba Ria–Vung Tau)的盖梅港(Cai Mep Port),将优先升级作为国际门户码头的基础设施。中部的庆和省(Khanh Hoa)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蓄臻省(Soc Trang)的码头正在开发建设国际转运港,预计建成后也将成为特殊类海港。为了实现这一计划,到2030年所需的总投资额约为136亿美元,其中95%将由私营部门筹集,而国家资金将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2011-2020年间,约88亿美元(占交通基础设施总投资的21%)被投入到越南的海港建设中,其中86%来自非国家预算资本。例如,全球最大的海港运营商——新加坡港务集团(PSA Singapore)、阿联酋第五大运营商迪拜港口世界集团(DP World)、中国香港的和记黄埔港口控股有限公司(Hutchison Port Holding)等均对越南港口进行了投资。总而言之,越南计划系统地将全国海港建设成为标准化港口系统,这些港口将在服务质量、基础设施、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方面都取得进步。(资料来源:Asia Perspective官方网站,由本刊翻译整理)
【备注】
此为《自贸区动态》的部分内容。
欢迎广大读者订阅完整刊物内容。
自2021年度起,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正式发布《自贸区动态》,对全国自贸试验区(港)和国外自贸区(港)最新动态进行全方位跟踪和研究。
《自贸区动态》每月推出一期,是基于我院自建的全国领先的专业数据库——“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数据库”而形成的系列成果,是继《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论坛之后的又一品牌成果。
编辑: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核发布: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