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7月22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了2021-2022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本次制度创新指数之金融改革创新亮点如下:
-
从金融改革创新指数计算结果来看,上海(浦东)、前海、南沙、成都、武汉分列第一至五位。
-
在第三批+海南(第四批)自贸试验区中,成都、武汉、重庆、舟山、大连分别进入前五位。
-
在第五批自贸试验区中,苏州、南京、南宁、青岛、昆明位居前五位。
-
第六批自贸试验区队伍中,北京、杭州、上海(临港)占据前三甲。
完整排名情况见下图:
报告解读
从总体情况看,全国自贸试验区在金融制度创新指数的表现上“分化严重”,排名靠前的城市在金融领域的改革实践往往具备很好的基础条件和政策优势,省会城市聚集了大量行政资源、产业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金融创新场景多元化,制度变革的需求强烈。
一是头部自贸片区引领金融改革创新。上海浦东自贸片区以打造全球金融中心为目标,一方面从跨境金融基础设施(FT账户)的角度提升金融开放便利化水平,另一方面聚焦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围绕“私募基金、各类交易所、特色金融、创新金融”等领域开展金融产品供给,连续多年排名金融创新全国首位。南沙新区片区探索成立“气候支行”与政府深入共融共赢项目,全国首家混合所有制交易所,金融案件分级审查流转平台,全国首支公募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以及基于知识图谱的安全金融服务项目实施。
二是结合区域优势的特色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涌现。成都片区设立中西部地区首家供应链金融协会,有效实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深度融合;区内聚集证券期货机构65家,银行保险持牌机构224家,金融服务基础深厚;首创外贸企业远期结售汇业务免保证金、免担保费,外汇衍生品获得履约资金支持;武汉片区建立“创未来”投融资平台,推动武汉市成立8家科技金融工作站;首批湖北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落地光谷;“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功能实现跨境外汇全省首单突破,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数字化服务;舟山片区基于油气产业链开展特色金融创新,建设标准仓单交易平台,推动期现结合和价格发现功能,非标准仓单质押融资试点落地。
更多详细解读欢迎订阅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报告”!
(订阅信息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020-84111721
传真:020-84111722
电子邮箱:iftzr@mail.sysu.edu.cn
撰稿: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课题组
编辑: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核发布: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