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召开研究成果发布会,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21-2022)》及“2021-2022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自2016年至今,我院已连续第七年组织编写完成《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连续第四年组织评选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这两项成果作为总结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与进一步分析改革方向的系统性研究,旨在为自贸区制度创新政策的落地与创新方向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发布会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现场吸引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广东电视台等媒体到会报道,线上汇聚了包括北京、天津、广东、辽宁、湖北、陕西、四川、重庆、山东、江苏、广西、云南、黑龙江、湖南、安徽等五十多个自贸试验区(片区)管理机构部门人员参加。
△会议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副院长黄新飞教授主持
发布会上,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设立至今已经走过九个年头,马上迈入第十年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迈进第十个年头,中国自贸试验区已经具备提质增效,实施提升战略的基础和条件。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需要理论引领,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系列丛书一直在探索自贸区港研究最前沿的理论问题;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需要榜样的力量,“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与“十佳案例”系列成果就是在不断地追寻榜样与标杆,我们希望为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与不断提升提供互相学习和互相借鉴的对象。未来,我们将坚持扎根中国自贸区港研究,不断提升我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水平,坚持服务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格局。
△符正平院长致欢迎辞
接着,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李胜兰教授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21-2022)》。本年度蓝皮书分为前言、专题编、区域编三个部分。专题编选取十个本年度自贸试验区最热点、最受关注、最具前瞻性的议题,如自贸试验区治理、跨境金融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法治化服务体系、对接FTA战略及国际先进经验等,力争作出时效性最佳的深入分析;区域编选取了上海、广东、辽宁、河北、江苏、云南六个自贸试验区,回顾与总结其一年来的建设成效和创新经验,并分析下一阶段的深化改革方向。该蓝皮书已连续七年发布,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进行深入解读,累计销量超万册。
△李胜兰副院长发布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21-2022)》
随后,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教授,中山大学出版社王天琪社长和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李胜兰教授、黄新飞教授、鲁晓东教授、史欣向副教授、董淳锷副教授为“2021-2022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正式揭幕。
△揭幕现场
蓝皮书揭幕后,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鲁晓东教授介绍了“2021-2022 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的评选情况。研究院组织专家根据“创新性”、“契合性”、“区域特色”和“完备性”四大原则,从“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政府职能转变”、“金融改革创新”、“法治化环境”五个制度创新领域,每个领域评选出2个,最终遴选出“2021-2022 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
△鲁晓东副院长揭晓
“2021-2022 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
2021-2022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为:
【贸易便利化】
绥芬河自贸片区 创建互市贸易全流程监管模式
大连自贸片区 铁路敞顶箱“班列 + 班轮”海铁联运新模式
【投资自由化】
南沙自贸片区 发布全国首个《对标RCEP CPTPP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试点措施》
北京自贸试验区 推动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模式创新
【政府职能转变】
蚌埠自贸片区 “五长五联”机制深化林长制改革
海南自由贸易港 备案即入、承诺即入行政审批事项改革
【金融改革创新】
厦门自贸片区 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前海自贸片区 金融资产审查AI智能服务平台
【法治化环境】
苏州自贸片区 全国首个电子劳动合同标准
长沙自贸片区 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助力企业“走出去”
编辑: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核发布: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