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之声】我院副院长史欣向解读广东自贸试验区八周年成绩单

今年是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十周年,也是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八周年。6月7日下午,广东省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八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21世纪经济报道邀请我院副院长史欣向对重点内容进行专业解读。

以下为报道内容(节选):

广东自贸试验区引领全国改革创新

8年前,一个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深化改革开放”为方向,以“粤港澳合作”为特色,以“可复制推广”为基本要求的自贸试验区在广东挂牌落地,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新区3个片区开启了制度创新的探索。

截至目前,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在全省复制推广了216项改革创新经验,发布了301个制度创新案例。

今年6月,广东自贸试验区2022年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出炉,包括全方位构建“一件事”审批服务体系、全国首创保护中小投资者全过程法律服务机制、全国率先打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港澳全流程参调参审模式、港澳居民税惠快享“规则转换桥”等15个案例,涉及投资贸易便利化、法治建设提速、金融开放创新等多方面的制度创新。

“经过8年的发展,广东自贸试验区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尤其是制度创新方面,必须由拼数量转向拼质量。广东自贸试验区要继续走在前列,必须重视制度创新质量,开展制度集成创新,解决改革创新中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史欣向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史欣向看来,广东自贸试验区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排头兵、前沿阵地,很多与港澳对接、与国际对接的体制机制问题都是首先在自贸试验区内突破,然后再向大湾区其他城市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对大湾区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明确未来制度创新方向

根据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连续多年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前海片区、横琴片区一直名列前茅,2022年度广东自贸试验区综合排名第一。

史欣向在第九届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上曾提出,在学术探讨中,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步发展方向可以分为改革导向的创新和发展导向的创新,改革导向创新是以首创性、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为目标,发展导向创新主要是跟随式创新,主要是考虑如何创造性地复制推广先进经验。

“如果根据广东三个自贸片区近几年的制度创新得分及实践成效,应该都是属于改革导向创新。”史欣向表示。

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加快,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起步……以三大战略性平台为代表,广东自贸试验区将发挥自身临近港澳优势,进一步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为引领示范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探路。

“下一阶段,广东自贸试验区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三大平台方案,广东自贸试验区要进行改革导向创新,要引领全国,面向世界,体现港澳特色,‘方向’就在三大平台方案里,如今的关键是怎么样创造性地做好这篇‘文章’。制度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引领全面对外开放,制度创新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均值得期待。”史欣向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实习生吴素娴

原文链接: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30607/herald/a31cd14c3d2a6420ae71fb825...

 

编审: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定发布: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