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发布】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之二:投资自由化

 

报告摘要

7月20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了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

本次制度创新指数之投资自由化亮点如下:

  • 从投资自由化指数计算结果来看,前三甲是广东南沙、上海(浦东)、广东前海片区。

  • 在第三批+海南(第四批)自贸试验区中,四川成都、重庆、湖北武汉、辽宁大连、海南分别进入前五位。

  • 在第五批自贸试验区中,江苏苏州、山东青岛、江苏南京、山东济南、广西南宁位居前五位。

  • 第六批自贸试验区队伍中,上海(临港)、北京、浙江杭州、浙江宁波、湖南长沙分列第一至五位。

 

完整排名情况见下图:

(点击图片看大图)

 

报告解读

 

过去一年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自由化制度创新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亮点:

 

一是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与国际投资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成都自贸试验区为代表,制定出台《推进成都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加快推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试点等制约成都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事项落地落实,实施服务贸易创新试点44条改革措施和28条开放措施。成都自贸试验区2022年新增注册资本超3700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22家,注册资本超4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在全市占比达到30%。

 

二是加快投资服务改革,优化投资准入和审批流程。大连自贸片区为代表,在全国率先推出“主体资格行政确认”+“主题式服务”举措,企业注册全面告别人工窗口审批,实现全程标准化程序化,营业执照“在家可取”;在市场准营环节,于全国率先推出“经营资格标准化”+“告知承诺”举措,实现企业“承诺即发证”“领证即营业”的“准入即准营”快速营业模式;在市场监管环节,率先推出“符合认证”+“分类监管”举措,对大部分守法企业实施不到现场的“无感监管”。同时,大连自贸片区还推出“一次性告知”“全程网办”“24小时本级办结”等企业信用修复新模式。

 

三是聚焦本地产业链提质增效,形成特色化的投资服务政策。北京自贸试验区为代表,市区联动、多措并举,从机制、渠道、平台等多方面入手,擦亮“开放北京”金字招牌。上海自贸试验区则以实际行动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企业注册、验资、审批等流程,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完善股权交易、竞价拍卖等市场化机制,进一步推进资源配置效率,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以高水平的政策、制度和服务,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

 

更多详细解读欢迎订阅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报告”!

 

 

联系人:欧阳老师

电话:020-84111721
传真:020-84111722
电子邮箱:iftzr@mail.sysu.edu.cn

 

 

 

 

撰稿: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课题组

编审: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核发布:符正平

 

作者: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