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信息

Warning: mkdir(): Permission denied 在 boost_mkdir() (行 1407/var/www/html/sites/all/modules/boost/boost.module).

【IFTZ 成果发布】自贸区动态|2023年第9期(总第32期)

发布时间|2023年9月28日

刊物期数|2023年第9期(总第32期)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编译

本期《自贸区动态》已寄出,敬请订阅单位和读者留意查收。

内容简介

1 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动态

(1)制度创新进展

政府职能转变

9月21日,作为广东省深圳市首个国家级信息通信领域基础设施,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正式发布“前海深港企业办公两地通”网络服务产品,为前海深港企业带来大带宽、低时延、无拥堵、高可用的两地办公网络新体验,助力深港融通再提速。基于前海交换中心“一点接入、多点联通”的独特架构,该产品为前海和香港两地设有分支机构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办公、会议场景下的高速网络传输服务,一站式满足企业上网、上云、安全防护等用网需求,助力前海企业全面提升办公协同效率,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企业接入前海交换中心后,可按照深圳市相关政策,申请端口及传输专项补贴,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网成本,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前海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

贸易便利化

9月19日,中越首个跨境智慧口岸项目——“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项目在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正式开工建设。中越双方合作采用地面无人驾驶运输方式,建设智能跨境货运专用通道,配套智能化设施设备和信息化系统,交互共享物流信息,实现货物在跨境货运专用通道24小时智能通关,大幅提升中越两国口岸通关能力和效率,促进双方农产品、电子产品等高效通关。中越智慧口岸将具有以下新功能:一是口岸智慧化监管。应用智能设施设备和技术,创新分类监管模式,实现对进出口货物精准监管和智能调度。二是货物自动化跨境运输。通过使用无人驾驶等运输手段实现货物在中越两国口岸间无人化运输。三是全天候无人化24小时不间断通关。即货物在口岸24小时不间断无接触无人化智能化通关。四是实现“一站式”查验。设置智慧口岸“一站式”虚拟电子卡口和集中查验区,实现货物通关“一站式”集约查验。五是精准服务沿边产业园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精准查验、精准调度、高效通关,配套服务沿边产业园区建设,深化中越之间跨境产业合作,支撑边境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维护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投资自由化

9月22日,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率先在青岛市试点企业登记“一照多址”改革工作。“一照多址”是企业在其登记的住所(主要经营场所)之外增设经营场所,可直接向住所(主要经营场所)所在地登记机关申请“一照多址”备案,免于分支机构登记。备案坚持主体自愿、标准统一、规范有序的原则,符合“一照多址”备案条件的企业,可以向企业住所(主要经营场所)所在地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备案,包括增设经营场所和取消经营场所备案两种情形。该试点工作意味着在青岛自贸片区登记的企业(经营项目涉及前置或后置审批的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公司、分支机构除外),企业在其登记的住所(主要经营场所)之外增设经营场所,且增设的经营场所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和青岛自贸片区范围内的,可直接向自贸片区登记机关申请“一照多址”备案,免于分支机构登记,只需要在自贸区进行经营场所备案,就可以跨区开展经营。

金融创新

9月22日,中国农业银行河口支行成功为红河某农业公司办理一笔期权组合签约业务,金额605万美元,该笔业务是中国农业银行河口支行自2022年底获批期权业务资质以来办理的首笔业务,也是红河州金融系统首笔期权业务,标志着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首笔期权组合业务落地河口。农业银行对客户进行省、州、县三级联动营销,并由省分行外汇交易专家团队为客户提供一对一、不间断的专属报价及汇市资讯服务,以简单的方式让客户直观了解外汇衍生产品。客户办理的该笔区间型远期购汇业务为期权产品组合中的一种,指客户同时买入和卖出一笔特定执行价格的期权,通过组合将远期结售汇成本锁定在一定区间内,以有限风险获取有限的潜在收益。到期后无论市场汇率如何变动,客户都可按签约执行汇率购汇,规避了市场汇率实时变动所带来的潜在损失。

法治改革

9月21日,南京海事法院巡回审判点(南京自贸片区)正式启用,对于拓展“海地协作”的广度和深度,助力建设自贸试验区一流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位于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的南京法治园区,正着力打造现代法律服务发展高地、优秀法治人才集聚高地、创新法治实践交流高地。作为法治园区的驻园单位之一,海事法院将巡回审判点作为深度参与南京法治园区建设的前沿阵地,以优质海事司法服务促进优质法律资源加速集聚,助推南京自贸片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质性化解,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同时整合专业调解资源,充分调动海事律师、特邀调解员的积极性,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法律服务咨询,做优“家门口”海事诉讼服务;加大司法支持仲裁力度,规范仲裁司法审查,维护仲裁裁决的终局性和执行力,促进南京自贸片区仲裁事业发展壮大。

 

(2)资料数据

广西自贸试验区

9月20日,南宁海关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8月,广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7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当前,随着RCEP进入全面生效实施新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建设,广西与东盟双方经贸交流合作日益密切。1—8月,广西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375.6亿元,同比增长47.5%,其中,对东盟、韩国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8.5%、59.5%。对中东、非洲、欧盟分别进出口311.2亿元、208.9亿元、13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35%、29.8%。1—8月,广西11个设区市进出口贸易实现正增长。其中,崇左市进出口1431.8亿元,同比增长61%,位居全区各设区市进出口值第一位;沿海的防城港、钦州、北海市保持良好增势,分别进出口670.1亿元、514.1亿元、25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30.4%、10.6%。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稳中有进,崇左、钦州港、南宁自贸片区均实现增长,不断刷新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的“进度条”,实现进出口1618.4亿元,同比增长43.9%。

 

(3)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

《广西日报》9月14日刊发我院院长符正平教授、彭曦副研究员理论文章《广西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路径》。文章从四个方面探索了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路径:一是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方面,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外商投资的管理模式,抓住RCEP生效实施的机遇,对标CPTPP、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进行差别化探索。同时出台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措施清单和权责清单,通过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让企业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二是在利用好东博会开放平台方面,广西自贸试验区应加强与东博会的密切联动,把积极参与东博会作为广西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地位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好东博会带来的商机,拓展更多的面向东盟国家开放的高质量项目和平台;三是在加强与东盟地区的跨境产业链建设方面,广西应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资源的战略机遇,借助自贸试验区的优势,鼓励本地产业更好地融入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实现与东盟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四是在以制度型开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方面,自贸试验区应把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和规则,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率,持续彰显改革开放“排头兵”“试验田”作用。

 

2 国外自由贸易区(港)动态

园区动态

作为迪拜全球竞争力和开创性商业生态系统的主要驱动者,迪拜世界贸易中心管理局(Dubai World Trade Centre Authority , DWTCA)自由区2023上半年执照续期激增250%以上,从254次增至892次。自由区内日益壮大的国际社区由超过2000多家公司组成,2023年有322家新公司加入其中,与2022年上半年(244家注册)相比,注册数量同比增长32%。迪拜世界贸易中心管理局自由区在上半年推出了“Intelak孵化器”倡议,在动态生态系统中培养初创企业和早期企业,为他们量身定制发展加速器和孵化计划,该动态生态系统可作为企业发展的跳板并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目标。除了发放了322个新的许可证外,迪拜世贸中心自由区还是大型企业(包括世界财富500强公司)和中小企业的首要选址地。迪拜世贸中心自由区驻有40多个从事不同行业的公司,并确保每个企业的业务设置都是一个简单而高效的五步办事流程。与精简的业务流程相匹配的是一个独特的市场战略,其重点是为具有多种要求的广大租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包括跨国公司的双重和多重许可选择。迪拜世贸中心自由区拥有200多万平方英尺的高级办公空间,今年上半年还招聘了262名新员工以支持自由区运营。迪拜世贸中心自由区监管运营副总裁Abdalla Al Banna说:“我们在上半年的强劲表现反映了我们与迪拜经济议程(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于2023年1月4日启动了迪拜经济议程D33,其目标是在未来十年内将迪拜的经济规模扩大一倍,并巩固其全球前三大城市的地位)目标是一致的。我们竞争激烈、监管良好的生态系统吸引着数字化转型先驱、研发公司和技术创新者。越来越多的下一代科技初创企业和科技驱动的初创企业选择迪拜世贸中心自由区作为他们在全球扩张业务的首选动力基地。”(资料来源:迪拜世界贸易中心官网,由本刊翻译整理)

 

【备注】

此为《自贸区动态》的部分内容。

欢迎广大读者订阅完整刊物内容。

 

 

 

自2021年度起,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正式发布《自贸区动态》,对全国自贸试验区(港)和国外自贸区(港)最新动态进行全方位跟踪和研究。

《自贸区动态》每月推出一期,是基于我院自建的全国领先的专业数据库——“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数据库”而形成的系列成果,是继《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论坛之后的又一品牌成果。

 

 

编审: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定发布: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