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至26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李胜兰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联合南沙开发区政研室赴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专题调研。围绕“打造对标自由贸易港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研究”为主题,课题组先后前往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实地调研,与相关职能部门、区内企业代表深入交流。
1月24日,调研组首先来到海口综合保税区老城片区调研。在综保局企服局局长米丹丹的陪同下,调研组参观了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详细了解园区发展情况。据介绍,海口综合保税区(老城片区)为三个园区之一,是我国第四个综合保税区,位于澄迈老城,2011年3月封关运作,占地面积1.93平方公里,距市区约30公里,优先发展先进制造、进口消费品、国际贸易三大主导产业。调研组向负责人详细了解园区近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代表项目与产业发展等情况。李胜兰教授表示,要利用好“自贸港+综保区”政策,围绕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引领产业在园区形成集聚发展。随后,调研组到访园区内代表企业,分别与中铁冷链、国贸集团的企业负责人就“双15税收优惠”政策、营商环境、硬件配套和软件配套等方面深入交流。
△海口综合保税区调研
接着,调研组前往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全面了解园区发展模式及发展情况。该园区依托自贸港15%的个人所得税、离岛免税、岛内居民优惠等特殊政策,吸引数字贸易龙头企业布局,重点打造科技创新集聚区和互联网产业生态链,离岛免税、跨境电商等业务发展迅速。李胜兰教授对海口复兴城作为海南第一家“省、市、区三级政府+民营企业共建的产业园”,主动求变、积极探索、进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模式表示认可。课题组围绕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国际创新产业集聚、外国人工作许可、人员进出自由便利等议题向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了解与探讨。
△海口复兴城调研
1月25日,课题组到访儋州洋浦,主要了解洋浦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课题组先后前往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大庄园中央厨房精深加工及国际冷链物流平台、洋浦展示馆调研,实地了解儋州洋浦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海南自贸港政策落地实施情况。
△洋浦调研
随后,课题组与洋浦管委会、儋州市发改委、工信局、港航交通局、投促局等部门展开座谈。在座谈会上,与会部门重点介绍了儋州洋浦航运、石化、风电、氢能源以及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的相关情况。课题组对洋浦经济发展活力、环新英湾区域整体规划、儋洋一体化进程表示认可,并分享了广东自贸试验区,特别是南沙在制度创新领域的先进做法与经验。李胜兰教授表示,洋浦区位优势明显,要用好用足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补链强链,打造绿色低碳的海南自贸港发展样板。座谈各方表示未来将加强沟通与协作。
△洋浦座谈
1月26日,课题组来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调研。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位于三亚市西部,总体规划面积69.3平方公里,是三亚市培育产业转型新业态、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自贸港建设新标杆的重要增长极。在月亮岛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科技城管理局创新合作部主任刘轶明向课题组详细讲解“种质资源引进国际检验检测示范区建设”情况。目前,崖州湾现代种业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百亿级重点创建产业集群名单。随后,课题组前往崖州湾科技城产业促进中心,进一步了解国家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南繁硅谷”及产学研城深度融合聚集地的崛起之路。
△三亚崖州湾调研
此次专题调研聚焦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围绕南沙对标自由贸易港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的重点难点问题,学习借鉴,传经送宝,课题组受益匪浅,感受到海南自由贸易港热火朝天建设的干劲和政策红利,有利于课题组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南沙对标自由贸易港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咨询支持。
参加此次调研的还有广州南沙开发区政研室综合研究科科长王建明、广州南沙开发区政研室改革创新科研究员周杰彬和战略研究科研究员许蕾,我院徐世长助理教授、刘金玲和佃杰博士后、刘颖妮科研助理。
编审: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定发布: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