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TZ 成果发布】自贸区动态|2023年第11期(总第34期)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30日

刊物期数|2023年第11期(总第34期)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编译

本期《自贸区动态》已寄出,敬请订阅单位和读者留意查收。

内容简介

1 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动态

(1)制度创新进展

政府职能转变

11月20日,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帮代办服务专区”在一站式服务中心揭幕,进一步提升片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通过推行线上“面对面”导办、线下“肩并肩”帮办,切实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现场,片区政务营商环境体验官队伍正式成立。帮代办服务是解决企业群众实际困难、推进政务服务向“增值化”升级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苏州自贸片区聚焦“线上+线下”,不断优化升级帮代办服务。线上,依托“一网通办”建设“在线帮代办专区”,各在线帮办“总机”和各业务的首席帮办员,可通过屏幕共享、远程视频等方式,提供商事登记、规划建设等领域的“远程帮办导办”服务,办事人员可享受仅需一台电脑即可完成事项办理的便捷体验。线下,在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基层先锋站建设“帮代办专区”,部署智能工作台、自助申报电脑等硬件设施,当办事人员有需求时,审批人员会走出柜台,实现从“面对面审批”向“肩并肩帮办”转变,从“自助办”向“帮着办”转变。

贸易便利化

11月22日,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海关联合河南电子口岸有限公司在“通关模式自选菜单”服务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在全国率先研发推出的“通关模式智选菜单”应用系统正式上线。全省企业只需登录中国(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过该应用系统选择好“运输方式、商品类型、预期货物提离地点、预期报关单申报与缴税时间、是否申请转关业务”等选项,系统就会结合企业商品特征和需求,自动匹配出最优“通关+物流”组合模式。该系统通过“傻瓜式”的操作,打通了政策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一企一策”智能服务,让企业得以最大限度享受到政策利好,为全省外贸扩量提质注入了新活力。据统计,截至目前,该系统已累计为企业推荐通关模式1877次,成功指导253家企业选择最优通关物流组合申报模式。

投资自由化

11月16日,为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主动对接园区企业,规范供水供气行业管理,持续简化报装手续和报装流程。在申报方面“免跑腿”, 芜湖自贸片区建立“四位一体”服务格局,提供报装、查询缴费、信息公开等服务,拓展线上渠道,政府与企业平台数据互通共享,用户可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皖事通APP等平台足不出户办理业务。在报装方面“云勘察”,在相关部门帮助下,芜湖华衍水务有限公司和芜湖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创新优化服务,出台《城市燃气小型化标准接入工程实施方案》《城市供水、供气接入工程标准化图集》等文件,助力解决传统勘察多次现场往返耗时的难题。依托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实现了供水供气企业对管网的后期智慧化维护。在安装方面“零费用”, 芜湖自贸片区全面落实供水供气接入工程“零投资”工作,企业对计量装置和建筑区划红线外工程费用实行零费用报装。

金融创新

11月24日,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积极引导企业选择人民币作为筹措跨境融资币种,与建设银行大连自贸区支行积极探索,打造出口企业多元化融资模式,成功为区内某化工行业贸易企业办理首笔业务,协助企业应对流动资金的压力,增强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为贸易繁荣发展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在传统出口贸易融资模式下,融资产品均是基于企业出口业务的贸易背景,根据结算方式和业务模式的不同而衍生出的一系列贸易融资产品,如出口商业发票融资、出口议付、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等。在多元化融资新模式下,建行大连自贸区支行将出口企业的融资从出口销售端前移到采购端,基于企业采购端的贸易背景,为有人民币支付需求的出口企业办理表外信贷业务,搭配为上游供应商发放利率远低于美元融资的人民币表内贷款,既满足了出口企业的支付需求,又保证了上游供应商能按时收到货款,以此丰富企业融资模式,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的压力,降低出口企业的财务成本,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法治改革

11月2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联合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在上海金茂大厦30层陆家嘴会客厅共同举行“浦东法院 陆家嘴金融城 金融纠纷治理法官工作室”揭牌成立仪式暨工作室专题活动。金融纠纷治理法官工作室揭牌后,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协同司法、行政、仲裁、公证、调解等各方,通过源头化治理、多元化解纷、可视化引领、数字化赋能,共同推进金融纠纷的预防和化解。一方面,以精细化协作形成金融解纷闭环。不断加强与调解机构、仲裁机构等解纷主体在“抓前端、治未病”方面的深度合作,持续优化对接协作机制,以法官工作室为中心,共同绘制金融纠纷化解的同心圆。另一方面,以规则引领推进金融诉源治理。努力发挥法官工作室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核心区优势,贴近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司法的规则引领功能,实现金融纠纷有效预防和前端化解。

 

(2)资料数据

国家统计局

1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制造业增长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2.8%、59.1%、34.5%。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21.3%、13.2%、10.9%、10.0%、7.8%。

 

(3)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

2023年11月18日,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主办,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支持,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协办的第十届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为主题,汇聚国内研究自由贸易试验区领域的领军学者,吸引国内超40个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代表、超120人参会,共同探讨如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在主题报告环节,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发表题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旨演讲,以经济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及路径做出了深度诠释;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陈小华副主任详细讲解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法规制定权基本要素,并结合丰富生动的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实践案例,图文并茂,引发思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赵福军围绕“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重点”发表演讲。他提出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应包括以下重点内容:一是提升制度创新水平,二是提升自贸试验区功能,三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在院长论坛主题发言环节,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李光辉教授指出,自贸试验区的高水平发展一是要完善顶层设计,协调好国家定位与自我特色的关系;二是明晰国家定位,突出自我特色;三是强化集成创新,构建创新体系;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教授总结了十年来自贸试验区的主要贡献,指出推进自贸试验区提升和制度型开放需要直面的关键性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专业且深入的分析,提出应率先制定和发布“自贸试验片区压力测试任务榜”,组织和激励本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内的各自贸试验片区积极“揭榜挂帅”,积极开展对标CPTPP和DEPA具体条款的压力测试;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副院长陆菁教授以Trade Tech创新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分析入手,指出全球化进入数字贸易时代,也衍生了规则体系构建新诉求。实现自由贸易港/区高质量发展,要“五数并进(数字贸易、数字产业、数字金融、数字物流、数字治理)”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对接DEPA和世界银行B-READY优化数字营商环境;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李世杰教授指出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要准确理解海南自贸港的封关运作,积极推动贸易自由便利化领域、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领域、跨境资金自由便利化领域、人员进出自由便利化领域、运输往来自由便利化领域、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社会综合治理等领域的制度集成创新。

 

2 国外自由贸易区(港)动态

园区动态

11月8日,科伦坡消息,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宣布将为科伦坡西国际码头有限公司(Colombo West International Terminal Pvt. Ltd,简称“CWIT”)提供资金,总额达5.53亿美元。CWIT是印度最大港口运营商阿达尼港口及经济特区有限公司、斯里兰卡领先企业约翰基尔斯控股(JKH)以及斯里兰卡港口管理局组成的财团。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与私营部门合作,为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关键挑战提供资金支持。它在各个领域进行投资,包括能源、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农业、小型企业、和金融服务。这是美国政府首次通过其机构对阿达尼集团的项目进行资助,这无疑是对阿达尼集团的高度认可。阿达尼港口和经济特区全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Karan Adani先生表示,“作为世界最大的港口开发商和运营商之一,阿达尼港口及经济特区有限公司(Adani Ports and Special Economic Zone Limited,简称APSEZ)不仅为这个项目带来了我们世界一流专业知识,还有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科伦坡西国际码头项目完成后,将通过创造数千个直接和间接的新就业机会,极大地促进斯里兰卡的贸易和商业生态系统,并改变科伦坡乃至整个岛国的社会经济格局。” 科伦坡港是印度洋地区最大、最繁忙的中转港口。自2021年以来,科伦坡港一直以超过90%的利用率运作,表现出它需要额外的容量以提升运作能力。新码头将发挥斯里兰卡在主要航运路线上的重要位置优势,充分利用斯里兰卡与这些不断扩大的市场的邻近关系,来满足孟加拉湾地区不断增长的经济需求。“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致力于推动促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私营部门投资,”DFC首席执行官Scott Nathan先生表示,“斯里兰卡是世界上关键的中转枢纽之一,全球有一半的集装箱船只会通过其水域。美国驻斯里兰卡大使Julie Chung女士表示:“DFC对科伦坡港西集装箱码头的长期发展投资,将促进斯里兰卡的私营部门主导贸易的增长,并在其经济复苏期间吸引重要的外汇流入。斯里兰卡重拾经济脚步将进一步促进我们共同追求的自由繁荣印太地区的愿景的实现。”(资料来源:阿达尼港口官网,由本刊翻译整理)

【备注】

此文为《自贸区动态》的部分内容。

欢迎广大读者订阅完整刊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