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院长符正平教授、彭曦副研究员在核心期刊《国际经济合作》2024年第3期上发表学术论文《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关系研究》。
△论文首页预览
文章摘要:
自由贸易试验区要避免“画地为牢”,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与各方面的联动关系。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联动关系包括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和海南自由 贸易港经济功能园区,与香港和澳门两个自由港,以及与RCEP成员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联动。在与周边城市及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联动发展中,应强调平台之间的联动,利用“飞地”模式推进跨区域产业联动;在与香港、澳门自由港的联动发展中,应注重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探索建设粤港澳单一自贸区;在与RCEP成员国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联动发展中,要对标CPTPP等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加强与相关国家自贸区、工业园区之间的联动,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节点。
文章指出,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的路径与实践在区域层面,通过 13 个联动发展区开展政策联动、产业联动、创新联动,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功能园区联动发展;在与香港、澳门自由港联动方面,通过机制对接与规则衔接,借鉴自由港的先进做法;在与 RCEP 成员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大区域联动方面,加强 RCEP 协议的落地实施,加强与高水平经贸规则的对标。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既要面对集成性、突破性的制度创新成果较少、科创产业资源导入不充分等问题,也要解决对外联动缺少平台的制约,与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协同推进。
文章针对促进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提出了以下机制设计与措施:从区域联动层面,要打破行政阻隔,实现制度创新与产业发展“双溢出”效应。利用好香港和澳门自由港的制度优势,扩大制度对接与规则衔接的范围,建立联动发展的机制。对标最高经贸规则先行先试,建设与 RCEP 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联动发展的平台。
期刊介绍:
《国际经济合作》(月刊)1970年创刊,是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刊物。发布对外经济合作领域的权威性新闻、研究国际经济贸易的实务和理论。
作者简介:
符正平 教授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自由贸易港、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产业集群与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管理评论》《管理学报》《科研管理》及Business Horizon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3部、《国际商务》教材2部。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
彭曦 副研究员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现为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自贸区与自贸港。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机制、路径与政策研究》,主持广东省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群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网理论频道、重庆日报、广西日报等媒体发布理论文章。参与执笔撰写的研究报告多篇研究成果被省级以上领导批示,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海南自贸港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优秀研究成果奖。
编审: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定发布: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