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9日
刊物期数|2024年第05期(总第40期)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编译
本期《自贸区动态》已寄出,
敬请订阅单位和读者留意查收。
内容简介
1 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动态
(1)制度创新进展
政府职能转变
5月15日,河北自贸试验区雄安片区通过让数据多跑路,以流动的数据、一流的体验,刷新政务服务速度。雄安片区聚焦企业跨省市迁移往返多次跑、京雄两地跑、部门多头跑、网络不通办等难题,打造了企业跨省市迁移“全链条”服务应用体系,助力疏解企业实现“一键迁移”“无感畅办”,为迁移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一团队”的精准服务,协调解答咨询、受理代办申请、帮助网上申报等,解决企业迁移中遇到的审批问题以及迁移后的生活保障方面的问题,为迁移企业落户新区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迁移企业员工更好融入新区生活。为进一步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雄安片区通过建设政务服务网和“政通雄安”移动端统一门户,推出了个性化、精准化服务,特别上线了高效办成一件事、智能导办、政策服务、老年人服务、预约服务专区、水电气暖缴费等生活服务板块,初步形成了以雄安片区政务服务网为主,App、小程序、公众号为辅的“一站式”“移动式”多端服务体系。强化数字赋能,聚焦“高效”“办成”。自2023年起,雄安片区探索推进“免申即享”工作,通过数据汇聚共享、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精准匹配企业与政策,实现产业政策资金“免申报、零跑腿、快兑现”。
贸易便利化
5月22日,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出口跨境电商商品海关监管与铁路安检平行作业模式通过研究制定铁路混装跨境电商“负面清单”,顺势监管,精简环节提高作业效率,将原来需要在南宁国际铁路港实施的跨境电商混装货物安检环节前置到南宁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区的跨境电商监管场所,实施平行作业,满足企业出口运输的多样化需求。改革实施后,破解了铁路货物运输安全检查难题,畅通了南宁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商品通过陆铁联运方式出口路径。经铁路运输的混装货物在南宁综合保税区完成集货、配载、安检、海关通关手续等流程,节约了二次仓储、换柜的成本,缩短铁路运输境内流程处理时长0.5天,同时精减了多个如短途运输、卸货装柜等作业环节以及由此产生的费用,提高了南宁综保区跨境电商出口国际竞争力。未来,南宁自贸片区将继续完善、优化改革创新业务,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和通关改革制度创新举措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向纵深发展。
投资自由化
5月2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进一步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指导意见》,优化完善天津自贸试验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自贸试验区公平竞争审查集中审查机制,成立全国首个开展集中审查的自贸试验区公平竞争审查办公室,填补了自贸试验区竞争政策领域一项制度空白。公平竞争审查集中审查办公室,将成为推动天津自贸试验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大脑”和“指挥中枢”,成为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的“优化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企业在公平竞争中获得更大利益。
金融创新
5月6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正式上线运行。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资金划转遵循“一线放开、二线按照跨境管理、同名账户跨二线有限渗透”原则,通过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与现有本外币账户之间实施金融账户隔离,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境外实现跨境资金自由便利流动提供基础条件。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资金“跨一线”可依法自由划转,账户资金“跨二线”视同跨境管理,账户同名划转在额度内实行有限“渗透”,满足经营主体境内外资金摆布需求。截至5月6日中午12:00,10家首批上线账户的银行,共为34家企业开立了账户,其中,有27家在海南注册的境内企业开立了账户,有7家境外企业开立了账户。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简称“EF账户”)共发生各类交易资金划转共34笔,合计金额2.84亿元,涉及贸易收付款、外商投资、境外放款、外债、结售汇、贷款以及信用证融资等7个业务场景。
法治改革
5月8日,全市首个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在湖北自贸试验区宜昌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该平台可为市场主体提供知识产权申请、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信息查询、知识产权人才对接、知识产权法律援助等6大类28个事项的咨询、辅导、代办等“增值+”服务。宜昌高新区是全市首个、全省第二个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的地区。目前,宜昌高新区正在全力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宜昌高新区市场监管、公安、法院、检察院、数字城运中心五部门将合力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建设,为市场主体打造集知识产权申请、维权援助、行政执法、仲裁调解、司法诉讼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2)资料数据
浙江宁波
5月17日,在浙江宁波海关所属梅山海关关员的监管下,装载出口汽车的滚装船“蓝色森林”轮搭载约1700辆汽车运往阿联酋杰贝阿里港,助力我国汽车“出海”。近年来梅西码头凭借新能源车的出口增长而发展势头强劲,目前航线覆盖欧洲、中东等地区,已拥有6条往来南美、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港口航线。截至2024年4月底,梅西码头已用滚装船方式出口汽车1.4万辆,集装箱方式出运1900多辆。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4月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7900余辆,货值达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9.8%、87.8%,刷新了今年以来单月出口纪录。其中,巴西和阿联酋为主要出口市场,分别对其出口5亿元和2.7亿元。
(3)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
5月8日,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以政经为主的综合经济类杂志《中国经济周刊》邀请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岭南学院教授李胜兰对粤西高质量发展进行详细解读。湛江作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具有区位、交通、资源、产业、科教文化资源五大优势,李胜兰指出,首先,省域副中心是指与省会城市有一定发展距离,但在产业发展上有优势,在区域经济辐射上有带动作用的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可以帮助所在省份构建多极化发展的省域经济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整体城市群的竞争力,减轻中心城市的发展压力。湛江的绿色石化产业是广东首个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也是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未来如果湛江联合茂名、揭阳等城市,实现建设一体化基地,那么,对于广东构建沿海临港的重化产业带、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以及打造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带,将发挥重大作用。同时,在优势产业转型方面,湛江还有更多探索的空间。农业、海洋产业对于湛江来说是独特的天然优势。举例说,湛江的海洋农业产品现在大部分是初级加工产品。未来,在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和发展前景。再比如,湛江可以在海洋产业基础上来研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产品等。在“湛茂阳”(湛江、茂名、阳江)一体化发展方面,湛江还需要发挥更大作用,希望未来湛江、茂名、阳江在城市一体化发展方面,要打破各自为政等行政制约,促进城市之间的一体化发展,并且湛江要起到核心的、引领的辐射作用。
2 国外自由贸易区(港)动态
经贸合作
2023年11月,法国马赛福斯港与上海港签署了合作协议。为促进双方的合作,马赛福斯港管理委员会主席 Hervé Martel于5月13日接待了上海港的代表。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与马赛福斯港将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首先,马赛与上海计划开发直航航线,以加强贸易来往。其次,双方还希望共同寻找更环保的海上运输解决方案。第三,相互学习先进经验,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以提高港口运营和物流管理的效率。第四,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优化物流解决方案,实现高效多式联运。最后,合作还旨在推广客运的最佳实践做法。在这次会议上,Hervé Martel概述了马赛福斯港成为新能源枢纽的愿景,希望港口能为船东提供新燃料,并实现从工业区到无碳区的过渡。他还介绍了集装箱活动发展、地中海罗讷-索恩轴一体化进展以及福斯工业港口区的发展计划。该工业港口区确定了到2040年可用于物流和工业项目的1,000公顷土地。在中国代表团面前,马赛港董事会主席还介绍了H2V和Neocarb项目。他解释说:“通过建立专门的海洋经济区、促进新技术、环保燃料和创新商业计划的发展,海上走廊为港口提供了生态转型的机会。我们很荣幸成为上海港的合作伙伴。”(资料来源:Faq物流新闻网站,由本刊翻译整理)
【备注】
此文为《自贸区动态》的部分内容。
欢迎广大读者订阅完整刊物内容。
自2021年度起,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正式发布《自贸区动态》,对全国自贸试验区(港)和国外自贸区(港)最新动态进行全方位跟踪和研究。
《自贸区动态》每月推出一期,是基于我院自建的全国领先的专业数据库——“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数据库”而形成的系列成果,是继《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论坛之后的又一品牌成果。
【声明】《自贸区动态》为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编印的信息刊物,创办于2021年。本刊旨在追踪国内外自贸区发展的前沿动态,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诚挚感谢社会各界对本刊的支持!
本刊知识产权归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所有。欢迎社会各界订阅交流,并敬请尊重刊物的知识产权。如有发现抄袭或其他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我院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编审: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定发布: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