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7月16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了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
本次制度创新指数之法治化环境亮点如下:
-
从法治化环境指数计算结果来看,广东南沙、广东前海、上海(临港)、天津、上海(浦东)分列第一至五位。
-
在省会(包括经济计划单列市、直辖市)自贸试验区中,广东南沙、广东前海、上海(临港)、天津、上海(浦东)分别进入前五位。
-
在非省会自贸试验区中,广东横琴、江苏苏州、浙江舟山、福建平潭、湖北襄阳位居前五位。
完整排名情况见下图:
报告解读
根据评分结果,2024年全国五十七个自贸片区在法治化环境指标的最高得分是89.44,最低得分是64.69,整体平均分约为72.25。其中,在“科学立法”二级指标中,最高得分是27.54,最低得分是19.36,该项全国平均分约为21.97;在“法律实施”二级指标中,最高得分是28.06,最低得分是19.20,该项全国平均分约为22.02;在“法律服务”二级指标中,最高得分是36.18,最低得分是24.40,该项全国平均分约为28.26。
整体而言,2023-2024年度法治化环境指标排名居前的各个片区主要在健全自贸试验区政策法规体系、改革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新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推动法治领域新技术应用以及涉外法治建设等方面均有较为亮眼的制度创新。2023-2024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法治化环境指数评估全国各片区的排名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领先片区在“延续性制度创新”方面成效突出。例如,2023年,广东南沙片区依托全球溯源中心构建了“声明公证、依约履责”机制;2024年广州南沙成功打造了全国首个全球溯源中心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南沙案例表明,在已经完成的某个制度创新“点”上,可以通过深耕细作持续打造制度创新的精品案例,形成制度创新“链”和“面”。
第二,中坚片区在“法律服务”领域有较大的进步。例如,山东青岛片区聚焦海事司法工作创新,发布了《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临时仲裁指南》和《海事司法文库——合规指引与风险防治》。广西南宁片区在全国贸促系统率先设立首个“诉仲调”联动中心广西贸促系统“诉仲调”联动中心,设立全区首个涉外民商事纠纷诉仲调联动工作站。浙江宁波片区推动浙江省内首个“海上共享法庭”自贸试验区服务站落地。
第三,特色片区在法律实施机制改革创新取得不少显著成效。例如,在法律实施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山东烟台片区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在检察办案中实施科技创新容错纠错的办法》,该做法已被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刊发,并被行业内最高等级报刊《检察日报》报道。
更多详细解读欢迎订阅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报告”!
联系人:欧阳老师
电话:020-84111722
传真:020-84111722
电子邮箱:iftzr@mail.sysu.edu.cn
撰稿: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课题组
编辑: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