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07月30日
刊物期数|2024年第07期(总第42期)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编译
本期《自贸区动态》已寄出,
敬请订阅单位和读者留意查收。
内容简介
1 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动态
(1)制度创新进展
政府职能转变
7月17日,在陕西省西安浐灞国际港政务服务中心(北厅)“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窗口,西安柏润医药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女士前来办理药店开办所需手续,通过窗口工作人员引导帮办,刘女士选择了零售药店开办一件事套餐服务,一次性提交了所需材料,不到10个工作日就完成审批发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改革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效能,西安浐灞国际港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高频重点事项,进一步拓展优化更多场景,推出“危险化学品经营”“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零售药店开办”等“一件事”,分别在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和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窗口,通过整合政务资源、优化办理流程、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式,推动实现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切实做到申请表单合并、申报材料精简、审核环节减少、审批时间压缩,将原先“群众来回跑”转变为“部门协同办”,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贸易便利化
7月22日,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一企业在杭州海关所属萧山机场海关监管下,完成一批共计80余支阴性人源血清进口通关工作。该批人源血清运用特殊物品安全联合监管机制和白名单制度进口,是首次通过省内海关入境的特殊物品,从国外航班起飞到抵达实验室投入使用,全程耗时不足24小时。既要快进快出,更要安进安出。随着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相关企业对进口研发用特殊物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由于人源血清等属于高风险特殊物品,生物安全风险较高,确保各环节安全稳定也至关重要。为此,杭州海关联合杭州市政府按照“属地政府主导、试点企业主责、多部门联合监管”的工作原则,试点建立了入境高风险特殊物品安全联合监管机制。该机制采取“企业生物安全控制体系评估+产品入境前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入境后多部门联合监管”的管理模式,联动海关、商务、卫生、市场监管、科技、经信、生态环境、公安等多部门,实现对入境高风险特殊物品的全链条闭环监管。同时,在特殊物品通关环节,杭州海关提供“7×24小时”全天候通关保障,能在提升产业链流通速度的同时,确保供应链安全稳定。
投资自由化
7月19日,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根据企业和群众所需优化服务,上线“企业档案馆”小程序,实现企业档案查询“指尖办”,方便办事群众。以往,查询企业档案需要携带公章、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等到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窗口才可办理。为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破解企业登记主体档案查询来回跑、效率低、打印慢、成本高等难点、痛点,市场监督管理局经开分局大力推动企业登记档案网上查询业务,只需手机登录“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开分局企业档案馆”小程序,就能实现企业登记档案“随时查、预约查、远程查”。今年3月份小程序试运行以来,共办理了658件的企业查询。小程序还增设了“模板下载”,进一步方便企业办事。办事人员还可关注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开分局微信公众号,查看企业档案调动的具体操作指南、以及办理业务后的推送信息。
金融创新
7月22日,从国家外汇管理局洛阳市分局、河南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获悉,作为全国银行外汇展业改革首批试点城市,洛阳推动外汇业务平均处理时间减少90%,成功实现企业外汇结算“秒申请、分钟办”。银行外汇展业,是指银行为境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不含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客户)开展外汇业务时,依法实施客户尽职调查,确定客户外汇合规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措施办理外汇业务,及时监测处置外汇合规风险的活动。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省、市分局和洛阳自贸片区共同推动下,洛阳选取中国银行洛阳分行、民生银行洛阳分行作为试点银行,并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优势,于今年正式在洛阳片区落地银行外汇展业改革。该项改革通过建立以风险评估为前提、以风险分类为依据、以风险报告为补充的全流程展业框架,辅导试点银行跨部门多维度采集海关、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涉企数据,将外汇业务管理从聚焦事中审查拓展至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理。当前全市优质企业办理外汇业务平均处理时间减少90%,大大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真正实现了“秒申请、分钟办”。
法治改革
7月25日,一宗涉港金融借贷纠纷在广东省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这是港澳调解机构在广东法院参与跨境商事纠纷调解的“第一案”。主持案件调解的香港调解会副主席马嫊傃熟悉香港行业交易习惯,很快找准了双方的争议焦点,双方依照香港法律达成调解协议,代理律师拿到前海法院出具的司法确认书后,对低成本、高效率的跨境解纷机制称赞不已。粤港澳大湾区内一国、两制、三法域,随着深港两地经贸往来频繁,跨境商事纠纷日益增长,高质量、多元化的法律服务需求不断增强。前海法院积极创新、建立完善域外法查明与适用机制,保障当事人可以依法自由选择“自己熟悉的法律”解决纠纷。该院整合内地与港澳地区法律资源,率先在全国建立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制度体系,从诉讼规则、实体规则创新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机制,联动港澳打造司法交流新模式,率先在全国建立香港地区陪审员制度,先后聘任45名港澳地区调解员高效解纷,聘请港澳专家研究员、接收司法研修生,探索出湾区法律人才“双向奔赴”新路径。
(2)资料数据
重庆自贸试验区
7月24日,据重庆自贸试验区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统计,上半年,新区新设各类经营主体14827户,同比增长5.53%。新增企业同比增长6.99%,新增企业数量跃升全市第一。截至6月底,新区实有经营主体153809户,同比增长11.12%。今年3月以来,两江新区经营主体总量月增长均保持在1052户以上,实有经营主体总量平稳增长。在数据互通方面,新区瞄准企业需求焦点,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实现香港地区投资者商事登记公证文书跨境信息流转,极大提升了跨境开办企业便利度。截至6月底,新区实有外资企业1182户、新增外资企业60户,同比分别增长2.78%、9.09%。新区外资企业总量、新增持续保持全市第一。其中新增外资企业投资来源地集中在亚洲地区,行业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
《开放导报》2024年第3期发表我院院长符正平、博士后刘金玲的理论文章《直面国际服务贸易规则重构的基本取向 ——关于对标CPTPP和DEPA“禁止要求当地存在规则”研究》,文章指出,数字服务贸易在推动全球贸易向服务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对国际服务贸易规则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CPTPP和DEPA均设立了关于跨境服务贸易的“禁止要求当地存在规则”,以减少国际间的贸易壁垒,促进服务贸易自由流动,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贸易便利性,降低了成本,但也成为监管方面新的课题。对标CPTPP与DEPA,我国在某些服务部门的关键性监管条款还需进一步放宽,如在电子商务、跨境数据处 理等领域寻求更广泛的市场开放和政策透明度。与此同时,“禁止要求当地存在规则”给数据本地化及数字化国际服务贸易增值税征管带来挑战。应在全面梳理中国服务贸易协定具体承诺和国内法规基础上,以自贸试验区(港)为“试验田”,结合监管目标和监管能力等因素,在上海、深圳前海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等不同特色的自贸试验区(港)中引入相关规则,探索在不同区域和行业背景下的适用性与局限性,进行压力测试,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适时进行调整,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提升跨境服务贸易监管能力,以期建立高效、透明的服务贸易监管体系,并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吸引更多跨国企业参与中国市场,共同推动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数字化进程。
2 国外自由贸易区(港)动态
经贸合作
法兰西银行(BDF)和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最近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批发层面的央行数码货币(以下简称wCBDC)的可能性。本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两个地区金融设施的互操作性,法兰西银行现使用的是DL3S(Distributed Ledger for Securities Settlement System),香港金融管理局则使用的是“沙盒”(Sandbox Ensemble)。双方希望合作建立更透明更高效的金融生态系统,来促进跨境和跨币种的实时支付。目前金融系统的一大挑战就是跨境支付效率较低,法兰西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合作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双方通过使用wCBDC和加密货币技术简化跨境支付流程。法兰西银行第一副行长Denis Beau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Howard Lee都强调了这项倡议对于普惠金融的重要性。这次合作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为两地的企业和个人开辟了新的可能。互操作性是合作双方的核心愿景。通过调整各自的基础设施,双方希望创建一个参考模型,来激励世界各地的其他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代币化可以促进传统资产向数字资产转化,并且有透明、安全和高效等特点,法国和香港的合作旨在利用这些优势,创造一个更具包容性和活力的市场。(资料来源:Cointribune新闻网站,由本刊翻译整理)
【备注】
此文推送为《自贸区动态》的部分内容。
欢迎广大读者订阅完整刊物内容。
自2021年度起,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正式发布《自贸区动态》,对全国自贸试验区(港)和国外自贸区(港)最新动态进行全方位跟踪和研究。
《自贸区动态》每月推出一期,是基于我院自建的全国领先的专业数据库——“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数据库”而形成的系列成果,是继《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论坛之后的又一品牌成果。
【声明】《自贸区动态》为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编印的信息刊物,创办于2021年。本刊旨在追踪国内外自贸区发展的前沿动态,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诚挚感谢社会各界对本刊的支持!
本刊知识产权归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所有。欢迎社会各界订阅交流,并敬请尊重刊物的知识产权。如有发现抄袭或其他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我院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编审: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定发布: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