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TZ 成果发布】自贸区动态|2024年第11期(总第46期)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5日

刊物期数|2024年第11期(总第46期)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编译

本期《自贸区动态》已寄出,

敬请订阅单位和读者留意查收。

 

 

内容简介

1 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动态

(1)制度创新进展

        政府职能转变

        11 月 22 日,为积极响应《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鼓励因正常商业和社会活动需要而通过电子方式跨境传输数据,为企业提供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服务,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深圳(前海)数据跨境流动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开通服务窗口。深圳(前海)数据跨境流动综合服务中心是在广东省委网信办、深圳市委网信办指导下设立的数据跨境流动公共服务机构,在前海国际人才港五楼设立服务专窗,向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申报辅导、场景培育、应用推广等全流程、一站式的数据跨境流动服务,由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具体运营。该中心将便利企业快速全面地获取数据跨境相关的法规和操作指南,针对企业的具体数据跨境需求进行合规分析,并提供数据跨境路径建议和申报辅导,依托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打造绿色通道,以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式支持企业数据跨境流通,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

 

        贸易便利化

        11月5日,位于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综合保税区的郴州超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功完成郴州跨境电商综试区“1210”保税出口首票的数据申报,将一批约12吨、价值29.5万美元的家居用品发往德国海外仓,标志着跨境电商“1210”保税出口业务在郴州正式开通,郴州综保区率先实现全省首单1210出口海外仓业务。自9月21日“1210”保税进口业务首单开通以来,不到2个月时间,郴州人在家门口实现了“买全球”到“卖全球”。跨境电商“1210”保税出口模式是指电商企业或工厂将批量货物出口至综保区保税仓,海关对其实行账册管理,企业在综保区内完成理货拼箱后批量出口至已备案的海外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商品从海外仓送达境外企业。该模式可实现入区即退税,具有退税流程简便、周期短、效率高、减轻企业经营压力等优势,将大大提高跨境电商出口在物流成本、时效、手续方面的竞争力。

 

        投资自由化

        11月8日,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在黑龙江省首创集成创新发证(照)、合证、续证、变证、代证等“五证”改革,充分发挥“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优势,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以数字政府建设赋能行政审批提质增效。“互联网+”实现跨境发证,哈尔滨自贸片区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技术优势,推出了跨境发证(照)新模式。这一模式由哈尔滨新区驻莫斯科中俄产业园招商代表处指导帮助俄罗斯投资者准备公司设立登记材料,并代为核验身份、提交申请,新区审批人员在境内完成审批,从而使境外投资者无需办理签证、无需到现场即获得电子营业执照。哈尔滨苏俄克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就是通过这一便捷模式实现了跨境业务的顺畅办理,在莫斯科办理了哈尔滨自贸片区的营业执照。信息共享实现“无感续证”,哈尔滨片区在国内首创“无感续证”审批新模式,选取9个事项以过程可控、风险可控为原则,以数据共享、提前预警为基础,由审批部门主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许可延续,使企业在无需“主动询问、反复填报、来回跑腿”的“无感”中体验政府“有感”服务。

 

        金融创新

        11月1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深化金融支持两岸融合发展,助力平潭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的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平潭综合实验区营业管理部、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金融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平潭监管支局组织区内银行机构开展对台金融产品汇编,发布13家银行机构共计37个对台金融产品和服务渠道,包含台胞诚信闪贷、“其麟卡”借记卡等,供台胞台企在平潭办理金融业务参考,13家银行分别是:平潭农商银行、兴业银行平潭分行、福建海峡银行平潭支行、农业银行平潭分行、建设银行平潭分行、中国银行平潭分行、工商银行平潭分行、中信银行平潭支行、招商银行福州平潭支行、邮储银行平潭支行、交通银行平潭支行、浦发银行平潭支行、平安银行平潭支行。

 

        法治改革

        10月26日,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举行。仲裁是争议解决的“三驾马车”之一,是国际通行的商事争议解决方式,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评价指标。近年来,园区司法局着眼园区“623”产业体系布局,努力打造以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为核心承载和示范的涉外法律服务集聚示范区,积极发挥仲裁在商事争议解决中的作用,将其融入涉外法律服务集聚示范区建设,在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2楼,升级打造苏州自贸片区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苏州自贸片区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包括5间开庭场地和公共区域,可同时容纳近百人开展线上或线下仲裁庭审活动。2间仲裁庭配备了无线会议系统、录播一体机、云台摄像机等专业设备,支持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视频会议、直播点播等功能需求以大数据、区块链技术赋能远程在线仲裁,方便当事人、仲裁员“线下”或“线上”处理案件。中心同步开发了网上预约系统,仲裁机构、企业可扫描二维码或拨打联系电话,预约场地感受专业的仲裁服务。

 

(2)资料数据

        国家税务总局

        11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小微企业享受税费减免9461亿元,同比增长6.7%。企业税收负担指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缴纳的各项税收占比。前三季度,我国小微企业税负为1.65%,同比下降9.6%。其中,批发零售业税负为1.09%,较2019年下降26.6%。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税负分别为1.67%和2.56%,较2019年下降19.8%和16.3%。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居民服务、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税负大幅下降,较2019年下降约40%。软件信息、文体娱乐、科学研究等国家支持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税负较2019年降幅均超30%。新办户数持续增长,前三季度,我国新办小微企业1245万户,同比增长4%。其中,批发零售、交通运输、文体娱乐、农林牧渔等行业新办户增幅均达两位数以上。就业容量持续扩充,个人所得税申报数据显示,2019至2023年,小微企业工资薪金申报人数占全国申报总人数的比重从38%升至43.2%, 年均增长7.6%,快于大型、中型企业的4.1%和2.4%。前三季度,小微企业工资薪金申报人数同比增长7.1%。

 

(3)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

        11月13日,由我院副院长史欣向主编的《湾区发展新突破研究》一书正式发布,该书系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奋力建设现代化新广东研究丛书》的其中一本,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阐释广东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奋力建设现代化新广东研究丛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山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组织撰写。丛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民生、生态等各领域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突出广东实际,以12个专题总结近年来广东现代化建设的有效举措和成功经验,探索更好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现实路径,有助于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准确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其中,《湾区发展新突破研究》一书深刻体悟2023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调研时指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限棉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这一重要论述,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先行者和引领者,在经济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方面的新突破。

 

2 国外自由贸易区(港)动态

        热点事件

        10月于德国汉堡举行的汉堡可持续发展会议(Hamburg Sustainability Conference, HSC)上,来自各个港口、活跃于国际市场的航运公司、绿色燃料生产商、造船公司、金融机构以及港口行业的码头运营商和物流公司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一份关于全球航运脱碳的宣言。签署方包括德国达飞海运公司(CMA CGM Germany)、汉堡港口与物流股份公司(HHLA)、地中海航运公司(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mpany, MSC)、安特卫普布鲁日港(Port of Antwerp-Bruges)、巴塞罗那港(Port of Barcelona)、横滨港(Port of Yokohama)等企业及机构。该宣言涉及海运供应链的参与者在建立绿色航运走廊方面的合作。全球航运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 3%,即每年排放约 9.4 亿吨二氧化碳。据估计,2050 年的排放量将达到目前总排放量的两倍多。在宣言中,各方认识到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迫切性和降低全球航运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的必要性。国际港口和海港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orts and Harbors, 以下简称 IAPH)的主席 Jens Meier 签署了该宣言。IAPH目前的成员来自84 个国家的 180 个港口。“通过签署这份宣言,我重申了我作为 IAPH主席的承诺,将促进海上供应链各方共同合作,推动国际海运的脱碳化和绿色航运走廊的建立。” Meier主席表示。“如果我们想实现全球去碳化目标,就必须消除港口之间的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合作。此外,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方案,这不是仅仅局限于港口之间的走廊,而是真正引入脱碳端对端的全程航线。”(资料来源:Hafenzeitung·新闻网站,由本刊翻译整理)

 

此文为《自贸区动态》的部分内容。欢迎广大读者订阅完整刊物内容。

 

         自2021年度起,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正式发布《自贸区动态》,对全国自贸试验区(港)和国外自贸区(港)最新动态进行全方位跟踪和研究。

        《自贸区动态》每月推出一期,是基于我院自建的全国领先的专业数据库——“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数据库”而形成的系列成果,是继《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论坛之后的又一品牌成果。


 

【声明】《自贸区动态》为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编印的信息刊物,创办于2021年。本刊旨在追踪国内外自贸区发展的前沿动态,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诚挚感谢社会各界对本刊的支持!

本刊知识产权归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所有。欢迎社会各界订阅交流,并敬请尊重刊物的知识产权。如有发现抄袭或其他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我院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编审: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定发布: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