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信息

Warning: mkdir(): Permission denied 在 boost_mkdir() (行 1407/var/www/html/sites/all/modules/boost/boost.module).

【喜讯】我院符正平院长领衔研究团队获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课题立项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了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立项名单。我院院长符正平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的理论创新和发展路径研究”项目,获批立项。这是继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专项“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1+N'模式的制度创新及实现路径研究”立项后,我院院长符正平带领研究团队获得的又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也是我院深耕自贸区港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立项‍信息

   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的理论创新和发展路径研究

        2024年8月26日,为深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列出一批重大专项选题,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本次重大专项招标共确定121个招标选题,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选题仅此一项,我院符正平院长组织研究团队全力投入该课题申报,并喜获立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资助力度最大、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型,是衡量高校学科的发展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再次获批该类项目,充分显示出我院聚焦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使命担当、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基础和实力,对我院提升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课题介绍

   总课题+首席专家‍‍‍‍‍‍‍‍‍‍‍‍‍‍‍‍

        总课题服务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的“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旨在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供坚实学理支撑。本课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对自贸试验区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精神,从理论上挖掘“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的内涵与价值,寻找突破当前自贸试验区发展困境、实现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理论基础。其次,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为核心,鼓励各地自贸试验区差异化发展,结合中央部委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从而构建自贸试验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的现实逻辑。然后,以制度型开放、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为切入点,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提出在自贸试验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的若干发展路径。

        首席专家‍‍

 

        

符正平 教授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题介绍

   子课题+负责人

        该重大项目由5个子课题组成,将系统阐释中国自贸试验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的理论内涵和发展路径,为形成更高水平开放格局、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促进我国自贸试验区在更高起点上继续发挥改革创新引领作用。

  子课题一‍‍

        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的顶层设计: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自贸试验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的逻辑起点、理论依据及实践基础,探明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与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的内在一致性,勾画出统摄整个课题的顶层设计。

  负责人简介

 

李胜兰 教授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子课题二‍‍

        以高水平开放为核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创性创新探索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自贸试验区首创性探索的理论内涵及依据,分析高水平开放助推自贸试验区首创性探索的实现方向,并思考在哪些重点领域开展首创性探索,最终形成一系列的首创性创新成果,并向其他地区复制推广。

  负责人简介

 

张睿 副教授

中山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子课题三‍‍

        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集成式创新探索研究: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背景之下,本子课题旨在通过整合和优化现有的机制和制度,聚焦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提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更开放环境、更高效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机制和路径。

  负责人简介

 

史欣向 副教授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子课题四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视角下自贸试验区特色差异化发展路径研究:从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的视角出发,根据我国沿海型、边境型和内陆型自贸试验区差异化的功能定位、区位优势、产业结构,探索在差异化发展过程中实现首创性、集成式创新探索的协同演进。

  负责人简介

 

张晓涛 教授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子课题五‍‍

        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的保障机制:围绕制度创新的评估、容错、治理和风险防控的优化问题,提出构建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的保障机制的思路与举措。

  负责人简介

 

董淳锷 教授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平台简介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聚焦自贸区港研究的专业队伍。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是广东省首批重点智库,研究团队包括:核心团队24名成员(9名教授和15名专职研究人员);校内跨学科研究队伍,包括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管理学院、国际金融学院、法学院、政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学院的教授、副教授50余人;校外专家学者团队,聘请广东省内外各高校、政府机关、研究机构的100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研究人员。此外,配备专业的行政团队,已经高效高质地完成了中央及省市各级部门委托交办的众多研究课题和任务。

 

 

        深耕自由贸易区港研究领域。先后承担与项目直接相关的纵向科研项目近20项,结项情况优秀,科研成果的产出、转化和推广获得好评。为各地自贸试验区基层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视调查研究,完成了对全国22个地区自贸试验区的调研。与各地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合作,获得了丰富的一手资料。研究团队已撰写并提交《自贸区决策内参》近200期,多篇内参获国家领导人、省市区各级领导批示。

        拥有较强影响力的研究平台和学术品牌成果。连续11年举办“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连续9年出版《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连续9年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连续6年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连续4年刊印信息刊物《自贸区动态》,对全国自贸区(港)和国外自贸区(港)最新动态进行全方位跟踪和研究,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企业参与自贸区建设提供交流平台。

        下一步,我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坚持投入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推动自贸区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力争推出有理论说服力、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重大成果。

 

编审: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定发布: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