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2024年度十大新闻揭晓!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待和明确要求。

        2024年,我们以重要贺信精神作为指引,不断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领域话语权。这一年,研究院成功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23-2024)》,“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现在共同揭晓“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2024年度十大新闻”,回眸奋进路,砥砺新征程。

 

01

我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全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7月19日上午,研究院组织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会。符正平院长带领全体参会人员集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大家一致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细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紧密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总结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特别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年的建设经验,共同思考和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7月30日上午,前海合作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中山大学原副校长、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李善民应邀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前海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专题辅导报告。本次专题辅导报告会得到了前海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可。大家一致表示,辅导报告站位全局、内容丰富、系统全面,李善民教授从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以历史的维度系统梳理历届三中全会的背景与议题,并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讲解了《决定》的核心内容,通过结合前海的生动实践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前海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报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7月31日,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在广州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符正平教授受邀参加,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主题,分享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对广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意见建议。

        12月26日,副院长李胜兰教授应邀为南沙区政府干部作“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新质生产力与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讲座。李胜兰教授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与挑战,详细阐述了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与推动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讲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02

我院符正平院长领衔团队获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课题立项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了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立项名单。院长符正平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的理论创新和发展路径研究”项目,获批立项。这是继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专项“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1+N'模式的制度创新及实现路径研究”立项后,符正平院长带领研究团队获得的又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也是我院深耕自贸区港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03 

我院李善民、史欣向、董淳锷荣获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公布。本届评选中,我院共3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李善民教授获得一等奖的著作为:《融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体制机制创新》。   

        史欣向副教授获得二等奖的研究报告为:《解决三大挑战,高质量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董淳锷教授获得三等奖的著作为:《商业行规法律适用的实证研究》。

 

04

“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正式发布

        7月16日上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在南校园善衡堂召开研究成果发布会,发布 “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该指数是连续第九年对外发布,这项成果作为总结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与进一步分析改革方向的系统性研究,旨在为自贸区制度创新政策的落地与创新方向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了国内自贸试验区管理机构的广泛关注。

 

05

第十一届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11月30日,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广东省重点智库)主办,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为主题,汇聚国内研究自由贸易试验区领域的领军学者,吸引超40个国内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代表、超150人参会,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在内的20多家国内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

        在论坛上,“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正式发布。获奖案例分别是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片区(以跨境直播助推文化贸易出口新模式)、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片区(开展跨境电商便利化与合规化)、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会展+商务助力企业“出海”东盟)、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一带一路”税之家国际税收服务新模式)、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金融科技赋能跨境电商出海,建立跨境收款新模式)、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集成创新打造国际基金港)、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开门接电”实现快速零成本接电服务)、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自贸区空中政务走廊平台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创设“声明公证、依约履责”机制)、天津自贸试验区(创新自贸区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及相关管理制度)。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3~2024)》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分为总报告、政策法规篇、专题篇、区域篇和国际借鉴篇五个部分,共14篇报告。总报告回答了如何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重要问题,它不仅系统总结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形势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成就、制度创新进展,还深入剖析了当前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阶段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总体思路。

 

06

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会议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

        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的建立,旨在搭建一个促进自贸区港研究智库间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汇聚各智库的专业智慧与力量,共同为自贸区港发挥其在改革中的试验田作用,以及推动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与决策参考。

        2024年,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再次扩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云南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的加入,不仅标志着联盟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也预示着未来在自贸区港研究领域将涌现出更多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为推动自贸区港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11月29日,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会议在广州南沙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广东省重点智库)主办,汇聚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自贸区港建设的挑战与机遇,为推动中国自贸区港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主席、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李善民教授总结了联盟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他指出,联盟在政策研究、制度推广及跨区域经验交流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推动制度创新和实践转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提议,未来联盟应强化片区调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通过探索区域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动研究成果的政策化应用。

 

07

中国自贸试验区再“迎新”,

研究院快速响应、全力服务中国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2023年10月31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我国自贸试验区的第七次扩容。自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至此我国自贸试验区已有22个,覆盖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对外辐射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我院研究团队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解读《总体方案》,群策群力;第一时间组织队伍赴新疆调研考察,全面认识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和重大意义。

        1月10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在南校园善衡堂组织召开《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专家解读会。这次活动也是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自2023年11月成立以来举办的首场专家座谈会。座谈会汇聚中国自贸区港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疆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及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下一步展望等议题发表观点,为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专家座谈会系列活动的举办开好头、起好步。本次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新疆喀什市自贸办、新疆水磨沟区委自贸相关部门近50人参会,研讨气氛热烈。

        3月25日至27日,我院史欣向副院长带领研究团队赴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调研。通过此次深入一线调研,直观了解到乌鲁木齐自贸片区的发展现状、制度创新进展、产业培育和集聚情况等,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至此,我院研究团队的调研足迹已遍布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深度服务我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08

我院组织召开“南沙打造对标自由贸易港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研究”

课题专家研讨会

        3月6日上午,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南沙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南沙打造对标自由贸易港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专家研讨会在南沙召开。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魏敏,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慧琳,南沙开发区政研室、区委宣传部、人才局、发展改革局、科技局、工信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商务局、政数局、港澳办、金融局、税务局、南沙海关、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参与会议。与会专家和课题团队对南沙对标自由贸易港建设提出了前瞻性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为推动南沙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政建议。

 

09

我院理事长李善民教授受邀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

        4月25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广州南沙举行。本次圆桌会议以“工商界高质量合作·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共聚湾区之心 共谋创新之路”为主题,吸引地市贸促会、研究院、协会以及企业等多方主体参与。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李善民教授受邀参加,并围绕《南沙: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发表主题演讲。李善民理事长表示,营商环境的重点在于制度创新,具体包括政务服务、贸易环境、投资环境、财税金融政策以及法律服务等方面。他指出,“要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就要回应经营主体的突出关切,不断地优化营商环境。”

 

10

我院院长符正平教授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交天下客》栏目采访

        11月2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教授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邀请,赴广交会现场做客《广交天下客》节目直播专访。符正平院长认为,广交会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在促进产业创新方面,广交会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创意孵化器”;在市场拓展方面,广交会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直接面向全球市场的窗口。

 

        展望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将迎来建院10周年的重要时刻。十年易春秋,风华正茂;十年载耕耘,硕果累累。我们将始终与党中央号召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精神同频共振,为国家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提供更多来自自由贸易试验区鲜活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