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信息

Warning: mkdir(): Permission denied 在 boost_mkdir() (行 1407/var/www/html/sites/all/modules/boost/boost.module).

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大会暨第二届中山大学自贸区港高质量发展夏季研讨会(西安)成功举办

2025年7月18日,由西安市商务局、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管理委员会与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广东省重点智库)联合主办,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管委会及西安区域各功能区自贸办协办的“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大会暨第二届中山大学自贸区港高质量发展夏季研讨会”在西安成功举办。此次会议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突出自贸试验区首创性、集成式改革”要求,汇聚国内自贸区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全国30余个自贸片区代表及企业代表等160余人,共同探讨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下的高水平开放路径。

 

▲会议现场

 

开幕式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胜兰教授主持开幕式。陕西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孟军,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相继登台,向与会嘉宾致以最诚挚的欢迎。邰忠智在致辞中特别指出,本次大会在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召开恰逢其时,既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指示,也为自贸试验区发展搭建了交流平台。

 

▲孟军致辞

▲邰忠智致辞

 

主旨演讲

 

开幕式后,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胜兰教授主持。

 

▲李胜兰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裴长洪发表题为“制度型开放:习近平开放发展新理念学习研究”的主旨演讲。从制度型开放的理论认识出发,他指出,制度型开放相较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是更高层次的开放模式,也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关键着力点。他以中欧班列为例,阐释制度型开放的创新价值,改写了现代海洋贸易的历史,印证了我国从被动地适应国际规则和惯例到主动地创造国际新规则和新制度的重要趋势。

 

▲裴长洪演讲

 

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宗宪发表题为“中欧班列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自贸试验区提升需以中欧班列为支点开展首创性探索,同时进行集成式改革,在规则衔接、产业协同、要素流动等领域形成合力,将枢纽优势转化为产业集聚动能,最终建成面向欧亚的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冯宗宪演讲

 

复旦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龚柏华发表题为“提升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的主旨演讲。他着重指出,制度型开放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扩大对外开放的核心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接轨,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多方面的相通相融,营造稳定透明且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龚柏华演讲

 

 

3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建设总体情况介绍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史欣向副教授主持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建设情况介绍环节。

 

▲史欣向主持

 

西安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李群刚、西咸新区发改商务局副局长冷彦勋、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副主任丁学俊分别围绕自贸区制度创新、产业体系构建与国际枢纽功能等领域介绍了各自丰硕的实践成果。

 

▲李群刚推介

 

 

▲冷彦勋推介

 

▲丁学俊推介

 

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上,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管理委员会为裴长洪、何力等11位西安自贸智库专家代表颁发聘书。接着,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原副校长李善民教授为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功能区、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经开功能区、陕西自贸试验区浐灞国际港功能区、陕西自贸试验区空港新城功能区、陕西自贸试验区沣东新城功能区、陕西自贸试验区秦汉新城功能区、陕西自贸试验区能源金贸功能区七个功能区授予“中山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实践基地”牌匾,标志着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与西安自贸片区的合作迈入了更加实质性的阶段。

 

▲西安自贸智库专家聘任仪式

 

▲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环节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董淳锷教授主持。

 

▲董淳锷主持

 

中国海关学会常务理事、广东分署学会副会长何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会会长李世杰,云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经济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崔庆波,西安市商务局自贸政策研究处处长李德新,苏州工业园区自贸区综合协调局副局长赵建刚,郑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自贸区郑州片区管委会副主任、三级调研员朱召龙,围绕“内陆自贸试验区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主题展开交流。交流过程中,与会嘉宾分别介绍了各自片区的特色亮点、发展经验及阶段性成果,并纷纷表示自贸区未来建设需立足区位优势,积极推进首创性与集成式探索。

 

 

▲会议现场

 

指数发布

 

圆桌会议后,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董淳锷教授继续主持指数发布环节,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教授正式发布“2024-2025年度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本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平均得分为77.40,较上一年(75.90)有明显的进步,说明在过去一年里我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继续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根据总指数得分情况,全国自贸片区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广东前海、上海(浦东)、广东南沙、上海(临港)、天津、北京、福建厦门、重庆、四川成都、江苏苏州。

 

 

 

 

▲发布现场

 

平行研讨会

 

当日下午,两场聚焦“自贸试验区赋能西安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平行研讨会同步举行,来自陕西省自贸办、西安市相关职能部门、相关物流企业代表、全国自贸片区代表,以及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李善民理事长、符正平院长、李胜兰副院长、董淳锷副院长等权威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分别围绕“自贸试验区赋能中欧班列经济圈建设”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新模式”两大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为西安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献智献策。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李胜兰副院长与董淳锷副院长表示,要将研讨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为西安展现新作为筑牢基础,共同为西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入注入新动能。

▲平行研讨会“自贸试验区赋能西安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现场

 

▲平行研讨会“‘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新模式”现场

 

 

本次会议通过实地调研、主旨演讲、指数发布、圆桌论坛及平行研讨会等多环节深度联动,全面汇聚各方智慧,系统梳理了自贸试验区在首创性改革、集成式探索中的实践经验,明确了提升战略下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路径方向。作为国内自贸区研究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不仅为政产学研各界搭建了务实合作的桥梁,更通过成果凝聚与共识形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会各方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推动研讨成果转化落地,携手在扩大制度型开放、赋能区域产业升级等方面展现新作为,共同书写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会议合影

 

 

 

编审:刘颖妮

审核:史欣向

审定发布: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