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创新开新篇
步履不停勇争先
7天11个模块课程
6位名师
2个国家级新区(自贸区)
4次现场教学
3家重点企业研习
2025年自贸片区制度创新专员
专题培训班(一期)
圆满结业!

PART.01 开班新启程
开班仪式
岭南秋暖,珠江潮起,群贤毕至,研学启航。2025年9月15日,自贸片区2025年制度创新专员专题培训班在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正式开班。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为自贸区建设培育专业人才,推动自贸区在新时代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领导致辞 // 李善民教授
我院理事长李善民教授为全体学员做入学导向,带领学员了解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的发展历程和成绩。他表示,此次培训聚焦热点议题,助力各位学员开拓视野、提升业务能力。接着,详细介绍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培训项目、课程体系和师资安排,勉励各位学员在百年历史的中山大学康乐园驰而不息,行稳致远。

领导致辞 // 符正平教授
承办单位院长符正平教授简要回顾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在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基本情况。他表示,研究院因自贸而生,因自贸而发展壮大,已连续十年编制并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编写《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举办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等系列品牌学术活动。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此次培训班既是一次高站位、高标准的组织实践,也是推动政产学研用的有益探索。自贸试验区的初心使命就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研究院十分重视与各地自贸片区实务部门的交流合作,致力于为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作出积极的智库贡献。

PART.02 名师讲堂
培训 聚焦自贸区高质量发展
此次专题班紧跟时势热点、课程安排精巧、师资阵容豪华、培训活动丰富,助力自贸试验区在推进首创性、集成式探索上大胆试、大胆闯。围绕自贸区高质量发展主题,专题培训班开展了一系列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课程。授课团队把自贸区理论沉淀与丰富的实地调研经验相结合,将沿海、沿边、内陆不同类型的自贸区制度创新探索与实践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案例,真正实现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场景与政策动态的课程设计。
01 符正平教授 《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贯彻落实》课程
从宏观角度讲述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形势与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总体成效,对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的理论内涵、实践导向做出重点阐述,并结合各地自贸片区的特色案例来论证,点明其可复制可推广的具体举措。

02 林江教授 《财税金融政策创新》课程
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背景出发,详细梳理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演变进程,阐述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解读税收制度的改革内容、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完善财政管理监督机制等。

03 董淳锷教授 《自贸试验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与制度创新》课程
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展开,明确其丰富内涵,再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现状与成效,最后展望未来推进路径。

04 史欣向副教授 《中美贸易摩擦常态化背景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发挥对冲机制和压力测试功能的机制和路径》课程
聚焦理论拆解、实践分析与路径推导,深化对贸易摩擦常态化的认知与影响研判,解析自贸试验区“对冲机制”与“压力测试”的核心内涵,介绍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高质量的压力测试为国家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定提供“实践依据”,最终服务于我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05 佃杰博士 小组讨论
带领学员们以问题为导向,将课堂所学与实际工作深度融合,就各自的实践和研究等进行分享,在交流讨论中激发灵感,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

PART.03 现场教学
自贸试验区实践
学习期间,学员们深入拥有百年历史底蕴的校园,走进中山大学校史馆、中山大学博物馆,感受中大厚重的历史与人文的温度。现场教学组织学员走进广州中新知识城、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实地参观区内的重点项目和企业,让学员亲身感受自贸区的发展成果与创新实践。

PART.04 结业再出发

▲李胜兰教授
一周的研学时光如白驹过隙,从开班仪式的凝聚初心,到专家授课的知识洗礼,从现场调研的实践探索,到研讨交流的思想碰撞,学员们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共同度过了一段丰富多彩的求学之旅。我院副院长李胜兰教授为本次“制度创新专员专题培训班”的结业仪式作总结发言,并为顺利结业的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她总结道,本次培训班圆满落幕,希望学员能将本次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今后工作的实效,以更专业的素养、更开阔的视野,为我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贡献力量!

拍摄丨刘敏予、谭悦彤
文字与编辑丨刘颖妮
审核丨史欣向
审定发布丨符正平